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黄养正韵》
《酬黄养正韵》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翰苑香名乂已闻,蓟门秋晚又逢君。

孤城木落虫吟月,旅馆风来雁唳云。

眼底江山期共赋,马头岐路惜重分。

辽西不久留才子,昭代如今正右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酬黄养正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在秋日晚景中的相遇,以及对友情和才华的感慨。

首联“翰苑香名乂已闻,蓟门秋晚又逢君”,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友人黄养正的深厚友谊,虽未直接提及黄养正之名,但通过“香名”二字,暗示其在文坛的声望,而“蓟门秋晚”则为二人相会提供了背景,营造了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氛围。

颔联“孤城木落虫吟月,旅馆风来雁唳云”,进一步描绘了二人相会时的环境。孤城、木落、虫鸣、月色、旅馆、风起、雁唳、云层,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既表现了秋季的萧瑟,也暗含了诗人对离别与相聚的感慨。

颈联“眼底江山期共赋,马头岐路惜重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期待着未来能一起创作佳作的心愿,同时也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尾联“辽西不久留才子,昭代如今正右文”,则以辽西之地作为背景,暗示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许。同时,“昭代”一词,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友人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施展才华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时代文化的认同。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渔舟夜月

水底青天洗玉盘,一蓑风露夜生寒。

鸥波不动明如镜,此处停舟最好看。

(0)

题姜润华怡老堂图

天目山,来钱唐。

翩如丹霄五凤下,矫若碧海群龙翔。

金煇璧采照城郭,中有姜家怡老之高堂。

有卜不应非熊兆,有手不钓磻溪璜。

堂中阿翁寿而康,堂下佳儿联雁行。

盘行白玉鲙,觞进青霞浆。

松花落雪高云凉,松根茯苓如雪香。

左江右湖流汤汤,愿言寿比广成子,千二百岁同其长。

(0)

题贞妇胡氏贡姑

妾薄命,向谁道。生不学空中花,死甘为墙下草。

墙下草生不离家,风中花泊天之涯。

爷娘早亡阿弟死,膝下呱呱遗一子。

妇守嫠居不二天,形影相依心若水。

(0)

望三茅山

吾闻句曲三洞天,此地往往多神仙。

三茅兄弟鍊金液,何年驾鸿凌紫烟。

大峰小峰青可爱,中峰更在丹霞外。

似闻碧落度笙箫,仿佛泠风振环佩。

停车一览心神开,忽有白鹤从东来。

明当借我上天去,手把芙蓉朝玉台。

(0)

东汾书舍

吾闻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连冈叠嶂如游龙。

金鳌屹立东海上,东汾更在金鳌东。

开元谪仙好孙子,宦游卜得佳山水。

读书闻有宋诸郎,遗爱尚传唐刺史。

古人不复作,悠悠令我思。

至今东汾月,挂在珊瑚枝。

我来豫章城,邂逅龙门客。

示我东汾之画图,丹霞翠雾仙凡隔。

安得与子骑鲸鱼,拾得东海明月珠。

试问蓬莱花鸟使,弱水清浅今何如。

(0)

题松竹轩

苍髯丈人偃蹇而,瑰奇此君高节能。

配之平生共持金,石操晚岁不改冰。

霜姿闽南刘侯好清古,天风吹入洪都府。

半空清籁奏笙竽,九夏凉阴覆窗户。

吾闻松根生茯苓,服之可以延遐龄。

又闻竹间栖綵凤,一鸣可以开太平。

刘侯刘侯世所重,大才会入明堂用。

不然截作任公之钓竿,金鳌一掣沧溟动。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