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诗卷愁中酒,漫向残春惜落花。
栽柳已多陶令宅,藏书将拟邺侯家。
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风欲泛槎。
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
闲中诗卷愁中酒,漫向残春惜落花。
栽柳已多陶令宅,藏书将拟邺侯家。
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风欲泛槎。
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
这首明代诗人胡安的《客馆》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与愁绪中品读诗卷、借酒浇愁的场景。他感慨于春天即将逝去,惋惜落花飘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诗人提及栽柳和藏书,暗寓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陶渊明和李泌(邺侯)自比,表达其高尚的志趣。
"苔痕受雨初行屐"写出了雨后湿润的青苔,诗人漫步其中,仿佛带着诗意的足迹。"潮候兼风欲泛槎"则借潮水与风的意象,暗示着诗人期待乘舟远行,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最后,"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描绘出湖边青山清晰可见,似乎在默默陪伴着旅人度日如年,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法体光明无障碍,譬如灯火破群昏。
一灯能作百千灯,百千灯自一灯化。
自百千灯照一室,其光无坏亦无杂。
如是乃至一灯照,一室所见光亦然。
百千灯多一灯少,而其光体实不异。
是故我今持此灯,愿献宝林尊者前。
长令获此大光明,与彼迷生作前道。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馀,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捲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盈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