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
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
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
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
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这首《南乡子·闻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闻雁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
首先,“万里织罗云”,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辽阔无垠的云海画卷,为整首词营造了宏大的背景。接着,“断续天边一雁鸣”,通过“一雁”这一意象,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遥远的天际,一只孤雁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引出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思考。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雁的叫声似乎在询问秋天是否已经到来,而“不管离人不要听”则表达了雁鸣虽在耳边,却可能被离人忽视的无奈与寂寞。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人文关怀。
“入耳韵偏清”,雁鸣的清脆悦耳,不仅触动了听者的耳朵,更深入心灵,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共鸣。接下来,“枨触闲愁梦不成”,雁鸣声勾起了词人内心的愁绪,连带着美好的梦境也变得破碎不堪,进一步深化了词中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词人自比为天涯游子,与雁一同漂泊,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远方的向往。这句不仅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也暗示了雁鸣所承载的思乡之情,将个人的孤独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连接,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
综上所述,《南乡子·闻雁》通过描绘秋日雁鸣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孤独、离别、思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去家已旬馀,风尘上颜色。
弃舟治装行,迢递过古驿。
山转路欲迷,忽见湖水白。
树杪过微雨,到村日已夕。
主人出门迎,敲火暂憩息。
振衣登高楼,波远山历历。
白露横天长,墟烟压檐湿。
境异时亦迁,惝恍异今昔。
稍获恣意眠,裹衾足得直。
始知跋涉艰,况复形影只。
群峰郁回环,一水作襟带。
水势无朝昏,峰形转内外。
中有龙门山,屹立此其最。
飞泉喷岩来,百尺银练挂。
幽谷神龙都,深潭老蛟大。
风雨倏晦冥,知是阴灵会。
有时云气清,石壁洒飞霭。
毛发森高寒,心口咤险怪。
牵江忽一束,于此作渀湃。
仰见苍崖高,顿使奔川隘。
长年颜如灰,稍纵即狠狈。
千篙出谷口,震荡不敢话。
虽惬搜险情,已蹈临深戒。
活酒聊自斟,回头发长喟。
十室或为堡,三家亦成村。
赛社闹鹅鸭,趁虚喧虻蚊。
此乡人年丰,民乐气自淳。
何乃涂路间,雁户纷成群。
扶携杂老稚,负担兼瓶盆。
奔号乞一钱,遮攀碍双轮。
人饱尔独饥,岁富尔亦贫。
或尔爱游手,不肯为石民。
叩之旁人言,乃异吾所云。
此曹农事毕,耕作待发春。
乞食非本意,聊以度萧辰。
闻言为失笑,可喜不足嗔。
我钱苦易尽,尔术亦已新。
谋生固多道,各荷皇天仁。
乌尔何来,尔胡不向朱门大第啄粱粟,又胡不向荒郊败冢饱肠肉。
胡为祇向苍苍之林,幽幽之山。
乱石荦确,飞泉潺湲。
萧凉幽阒人世不争处,尔乃乌乌哑哑下上于其间。
尔亦不畏羽林弹,尔亦不接行人丸。
尔亦不坐秦氏桂,尔亦不萃曾参冠。
飞飞不出此山里,朝飞向日晡飞还。
巢中老乌毕逋尾,一年生有八九子。
子出望子归,得食声则喜。
嗟尔乌,尔昔初作黄口雏,张口待食为尔心力痡。
今乃羽翼成长,群飞叫呼。尔今反哺,尔乐何只且。
林之深兮翳不疏,山之娟兮腴不枯。
下有一人脩然臞,平生慕乌爱乌而敬乌。
效乌反哺乌不孤,听我歌作乌岩图。
《乌岩图歌为李秋曹威作》【清·黄景仁】乌尔何来,尔胡不向朱门大第啄粱粟,又胡不向荒郊败冢饱肠肉。胡为祇向苍苍之林,幽幽之山。乱石荦确,飞泉潺湲。萧凉幽阒人世不争处,尔乃乌乌哑哑下上于其间。尔亦不畏羽林弹,尔亦不接行人丸。尔亦不坐秦氏桂,尔亦不萃曾参冠。飞飞不出此山里,朝飞向日晡飞还。巢中老乌毕逋尾,一年生有八九子。子出望子归,得食声则喜。嗟尔乌,尔昔初作黄口雏,张口待食为尔心力痡。今乃羽翼成长,群飞叫呼。尔今反哺,尔乐何只且。林之深兮翳不疏,山之娟兮腴不枯。下有一人脩然臞,平生慕乌爱乌而敬乌。效乌反哺乌不孤,听我歌作乌岩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LUVQ4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