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
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
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
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在病中所作,赠予殿卿的一首作品。通过“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患疾病,但精神状态却出奇的好,仿佛是佛学中著名的病重而心静如水的维摩诘菩萨一般。接下来的两句“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则运用了典故,以古代两位高僧玄度和支公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即使在病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哲学、宗教真理的追求。整首诗简洁明快,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境界。
更谁从说风情,眼中人物都非旧。
南天梦杳,西楼燕去,前欢已负。此际何堪?
等閒过了,少年时候。
万千愁似水,萦回不断,又轻被、风吹皱。
忍向杜鹃啼处,念伊人、可曾消瘦?
酒痕掩泪,歌声缄怨,几番吹逗。
还说相思,莫教重误,隔江红豆。
便匆匆白发,催人直怎,撇双鸾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