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一》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捲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

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犹觉和诗忙。

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琐北冈。

(0)
注释
归来:返回。
益光:更加明亮。
炎凉:冷暖变化。
捲帘:卷起窗帘。
檀槽:古筝或类似乐器的琴槽。
闹:喧闹。
浅量:量小,指酒量浅。
当酒怯:因愁而不敢多饮。
非才:无才。
和诗忙:忙于应和他人作诗。
贪佩:贪婪地佩戴。
黄金印:象征权力的贵重印章。
耽耽:贪婪注视的样子。
北冈:北方的高地。
翻译
从外面回来道路更显明亮,静坐观察万物自生冷暖。
卷起窗帘的厅堂里弦乐声喧闹,送别客人时林间桦树蜡烛散发香气。
浅酌已让我因愁而怯于饮酒,无才之人也忙于应和诗歌。
又有谁贪恋那黄金印章,却沉迷于北冈的千柱豪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的《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解组归来道益光”表明了主人公回家后,对自然界光线变化的观察,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接着,“坐看百物自炎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顺应,坐在那里观看万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变化。

“捲帘堂上檀槽闹”,这里的“捲帘”和“檀槽”都是古代家具,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居住环境的舒适与雅致。接着,“送客林间桦烛香”则是在描述送别的情景,其中“桦烛香”增添了一种温馨和美好的氛围。

然而,在“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犹觉和诗忙”这两句中,却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虑与不安。诗人可能是因为某些事情感到忧愁,即使在饮酒时也难以释放,这种心情反映了诗人的复杂内心世界。

最后,“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琐北冈”则是一种对比和讽刺。在这里,诗人通过对黄金印的描写,批评那些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满的人,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贪婪与腐败。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顺应,又透露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对周围世界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上京杂咏·其四

玉阶天近露华流,夜久凉风入凤楼。

曾把翠云裘进否,上京六月冷于秋。

(0)

寒草岩

寒草岩前春色稀,桃花无数映清溪。

我行已到仙家窟,不比渔人此路迷。

(0)

龙纹石

林边大石碧璘珣,应使游人驻目频。

几度雨馀苔藓合,翠纹高蹙似龙鳞。

(0)

市庄·其四

若人孔氏徒,台阁扬清风。

休日植杖耘,高揖荷蓧翁。

(0)

送瞿慧夫上青龙镇学官

丈夫求仕非无术,只合明时作校官。

弟子日来供茗饮,先生时坐取琴弹。

淀山春树檐前绿,谷水秋风帐底寒。

善舞不须愁地褊,才名行且属儒冠。

(0)

湖上

远水晴山湖上村,柳花飞雪拥柴门。

鱼吹浪沫翻萍叶,鸟浴堤沙糁草根。

独老一区扬子宅,谁争三里谢公墩。

青吟冷馆无聊赖,皓首空招楚客魂。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