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文慧师归眉山》
《送文慧师归眉山》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至人心如云,去住唯所适。

飘飖涉四海,岂复校喧寂。

朅来王城游,红尘暧晨夕。

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

离合皆自然,于何寄驩戚。

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

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

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énhuìshīguīméishān
sòng / guāng

zhìrénxīnyúnzhùsuǒshì

piāoyáoshèhǎixiàoxuān

qièláiwángchéngyóuhóngchénnuǎnchén

háifēngliú宿

rán

cóngzuòlínxiàbáishǒuàoquánshí

shānniǎozhǎngzhōngyuánshìpíng

qiányānmànshēnchùqiúxíng

翻译
人心变化无常,去留随心所欲。
漂泊四海,哪里还会计较喧闹与寂静。
来到都城游玩,红尘中的日夜温暖而模糊。
忽然想起回归旧山峰,过去的时光无法停留。
离别聚合皆由天定,何处寄托欢愉与悲伤。
从此在林中静坐,直到白头,以山石为伴。
山鸟栖息在我手心,巴地猿猴陪伴我瓶锡生活。
寺庙前烟雾缭绕,何处追寻行踪呢?
注释
人心:人的感情或思绪。
去住:离去和停留。
喧寂:喧闹与寂静。
朅来:往昔,过去。
驩戚:欢乐与忧愁。
白首:指年老。
巴猿:巴地的猿猴。
行迹:行踪,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修行者文慧师归隐之地的送别。开篇“至人心如云,去住唯所适”表达了对于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接着,“飘飖涉四海,岂复校喧寂”写出了游子的胸襟和对喧嚣红尘的超脱。

“朅来王城游,红尘暧晨夕”则是说游子在繁华都市中的经历,而“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表达了他对于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决心。诗人通过“离合皆自然,于何寄驩戚”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心境。

最后,“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这两句写出了修行者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喧嚣与寂静等对立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自然、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清净自守、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孟夏山居

卜居曾费买山钱,林下萧条屋数椽。

绝涧垂萝时见瀑,绿槐残雨昼闻蝉。

潭边鹿过疑盘谷,岭口人看似辋川。

自是幽栖无外事,闭门闲看养生篇。

(0)

老将还乡

百战解重围,三边受铁衣。

萧条关塞别,迢递故乡归。

旧业春苗发,青山白发稀。

独怜闲夜梦,犹绕羽林飞。

(0)

山行闻樵歌

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

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

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0)

远浦帆归·其一

寂历钓鱼矶,青山带夕晖。

天边飞鸟绝,浦口一帆归。

花屿鸿声小,蓬窗月色微。

叩舷闲独坐,忘却白鸥机。

(0)

梅花城留别·其二

腊日山城见雪初,故人别后会应疏。

沙头无日无来雁,相问从今秪寄书。

(0)

偶题林本清界画

云里仙台别望遥,三花飞近水精桥。

秋山未下麻姑鹤,虚负璚楼品玉箫。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