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诗人中年以后的感慨和自我抒写。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以及面对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心境。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这两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个人的追求在现实中是多么不易实现。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冲突的无奈和悲观。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物质的束缚,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实际上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如寻找耕地以维持生计,这与他所追求的理想相去甚远,似乎是在为谋生的艰辛辩解。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壮志凌云、有着高尚理想的自我评价,如今却发现这些理想随着时代的流逝而变得不再重要,与旧友相比,他自己的壮志也渐渐失去了价值。
最后两句"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与朋友偶尔相聚时,也只能暂时忘却忧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头上的白发在无声中增加,这些都是岁月留给他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志向与社会束缚之间挣扎的心路历程。
君不见专诸鱼肠化秋水,要离坟树悲风起。
吴宫霸气久已销,侠骨犹然香未死。
苏生宝剑光陆离,少年报仇人所知。
即今隐迹埋吴市,剑锋折作囊中锥。
黄金剖鹊大如斗,白玉盘螭压双纽。
雄心镂向方寸中,仇人血溅丹砂红。
秋山飞雨声飒飒,惨澹光铓寒白日。
看君意气尚如虎,那能老作江湖客。
丈夫腰下有昆吾,何不东枭岛夷西击胡。
试拂燕然一片石,可堪还勒汉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