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下天津馆,尝过帝子家。
夜倾金屋酒,春舞玉台花。
试马依红埒,吹箫弄紫霞。
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
昔下天津馆,尝过帝子家。
夜倾金屋酒,春舞玉台花。
试马依红埒,吹箫弄紫霞。
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
这是一首充满豪放气息的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帝王子弟交游的生活场景。诗人以昔日在天津馆的经历为开端,展示了自己曾亲临帝子之家,感受过宴饮欢乐和高贵生活。
“夜倾金屋酒”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宴会的豪华与夜晚的宁静,金屋象征着皇家的富丽,而酒宴则展现了那夜晚的热闹。"春舞玉台花"更是描绘了一幅春日翩翩起舞、悠然自得于美丽环境中的画面,玉台不仅形容了舞台的高雅,而且也暗示着这种生活的超凡脱俗。
接下来的“试马依红埒”和“吹箫弄紫霞”,则展示了诗人对骑术与音乐的热爱。红埒可能是指马场或赛马的地点,试马显示了一种英武之气;而吹箫,则是一种超脱世俗、悠扬自得的情境,紫霞可能象征着高洁或超凡的境界。
最后两句“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则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抗或者是在强调个人意志与选择。东郭路和北门车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但这里更多的是作为比喻,代表着诗人对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豪华宴饮、舞台之乐、高超的骑术与音乐才艺以及个人意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李峤在唐代那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下的自由洒脱与自我表达。
畴昔过兹乡,驻马望龟石。
蹉跎两鬓华,始作登临客。
是时冬向深,气候未萧瑟。
追随得良友,周览访奇迹。
浮云散轻阴,日霁见海色。
千岩含暮景,湖影浸空碧。
郊原纷绮错,左右罗第宅。
向来多贤豪,声誉何籍籍。
良辰作佳游,此地几登历。
我来一感慨,俯仰视今昔。
落日松风生,迟回景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