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蓑亭为飓风所摧》
《蓑亭为飓风所摧》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葵叶为蓑蓑在身,风吹不去长随人。

蓑为亭子风不许,捲入空冥要吹汝。

天生葵叶作君蓑,汝不被蓑蓑自去。

蓑归来兮休乱飞,吾将以尔为毛羽。

白茸茸兮似鹭鸶,伏芦花兮无人知。

以笠为亭无不可,吾生无分居茆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葵叶制成的蓑衣在飓风中的命运,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葵叶为蓑蓑在身”,以“葵叶”为起点,巧妙地引入了蓑衣这一主题,暗示了自然界的物质可以转化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接着,“风吹不去长随人”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蓑衣在风中紧贴身体的形象,同时也暗喻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

“蓑为亭子风不许,捲入空冥要吹汝。”这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蓑衣以生命,它仿佛是一个亭子,但飓风不允许它静止,而是将它卷入了虚空之中。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天生葵叶作君蓑,汝不被蓑蓑自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思考。葵叶本是自然生长的一部分,而成为蓑衣则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结果。然而,当自然的力量展现时,蓑衣的命运便不由自主,这引发了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蓑归来兮休乱飞,吾将以尔为毛羽。”诗人希望蓑衣能够归于平静,不再随风飘荡,而是将其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赋予其新的意义——作为羽毛,象征着自由与飞翔的可能性。

“白茸茸兮似鹭鸶,伏芦花兮无人知。”这一句通过比喻,将蓑衣比作鹭鸶,形象地描绘了其在芦花中隐藏的姿态,既表现了蓑衣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的隐匿状态。

“以笠为亭无不可,吾生无分居茆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无论是以笠为亭,还是居住在茅草屋中,都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这不仅是对蓑衣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蓑衣的命运变化,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应当持有的态度和生活方式。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福州监郡陈殿丞

七闽一都会,乃是无诸城。

海近气物异,山遥风候清。

宦游过乡美,君禄及亲荣。

去去倚门念,溪船归棹轻。

(0)

王太师挽词·其一

贤书蚤入英雄彀,冠岁高驰贾马声。

一纪玉堂司大笔,两朝金鼎主和羹。

天边遽失骑箕象,川上犹思用楫名。

欲识圣恩优异处,密章重叠贲佳城。

(0)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端明·其三

旧说河阳满县花,安仁当日颇矜誇。

洛城花品虽奇绝,多出寻常百姓家。

(0)

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其三

瑰奇擢秀从王屋,灵寿传名自汉庭。

仁者存心安老者,欲扶蹇步得长宁。

(0)

提举刘司封监牧张职方咏酴醾诗皆以微文形于善谑辄成累句奉呈聊用解纷·其二

已折素华迷雪苑,更将琼艳照冰台。

刘郎曾入仙源路,又到唐昌观里来。

(0)

新酿酴醾酒送吴蔡二副枢

此花犹未发,此酒已先香。

独有甘芹意,开樽略为尝。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