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芍药》
《点绛唇.芍药》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独殿春光,此花开后无花了。丹青人巧。

不许芳心老。密影翻阶,曾为寻诗到。竹西好。

采香歌杳。十里红楼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点绛唇·芍药》,展现了春光下的美丽景色和对美好事物永恒不老的情感。

“独殿春光,此花开后无花了。”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独特的春光照耀下,这朵花开得如此绚烂,以至于在它之后似乎再也没有其他花朵能与之相比。这是对芍药美丽的最高赞誉,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珍惜和不舍。

“丹青人巧。” 这里“丹青”指的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画出的图画,“人巧”则是赞美工匠技艺高超。这句强调了芍药的色彩鲜艳,宛如精美的绘画。

“不许芳心老。” “芳心”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之心。诗人这里表达了一种愿望,不想让这种对美好的感受随着时间而消退或变老。

“密影翻阶,曾为寻诗到。” 这两句描绘了芍药花下细致的叶影,以及诗人曾经为了寻找灵感来到这里。这里的“翻阶”生动地表达了芍药叶片繁密而有层次感。

“竹西好。” “竹西”指的是竹林的西侧,这里是芍药生长的地方,诗人认为这个环境很适合芍药的生长。

“采香歌杳。” 这里“采香”是指摘取花朵,“歌杳”则是一种欢快的歌声。这句表达了在采集这些美丽花朵时所表现出的愉悦心情和欢乐的情景。

“十里红楼小。” 这里的“十里红楼”可能是指一个以红色为主色的建筑群落,或者是一个充满红色芍药的地方。这里的“小”字给人一种温馨、细腻的感觉,似乎这个地方不仅美丽,而且让人感到亲切和安宁。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光、花影、工艺品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景。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

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

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

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

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

(0)

早春对雨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

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

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0)

偶题寄独孤使君

病起淮阳自有时,秋来未觉长年悲。

坐逢在日唯相望,袅袅凉风满桂枝。

(0)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月旦继平舆,风流仕石渠。

分曹向瀍洛,守职正图书。

棣萼荣相映,琼枝色不如。

宾朋争漉酒,徒御侍巾车。

异日始离抱,维思烹鲤鱼。

(0)

县君赴兴庆宫朝贺载之奉行册礼因书即事

合卺交欢二十年,今朝比翼共朝天。

风传漏刻香车度,日照旌旗綵仗鲜。

顾我华簪鸣玉佩,看君盛服耀金钿。

相期偕老宜家处,鹤发鱼轩更可怜。

(0)

青林何森然,沈沈独曙前。

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

箨卷初呈粉,苔侵乱上钱。

疏中思水过,深处若山连。

叠夜常栖露,清朝乍有蝉。

砌阴迎缓策,檐翠对欹眠。

迸笋双分箭,繁梢一向偏。

月过惊散雪,风动极闻泉。

幽谷添诗谱,高人欲制篇。

萧萧意何恨,不独往湘川。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