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佗城客,君归我未归。
朱陈情意重,管鲍古今稀。
冀北书常寄,江南笋正肥。
清和当返棹,相与醉柴扉。
同作佗城客,君归我未归。
朱陈情意重,管鲍古今稀。
冀北书常寄,江南笋正肥。
清和当返棹,相与醉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首句“同作佗城客”,点明了两人曾共处佗城这一地点,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君归我未归”一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现实,使得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朱陈情意重,管鲍古今稀。”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朱陈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两个姓氏,他们世代和睦相处,成为佳话;管鲍则是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被后世传为美谈。这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赞美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冀北书常寄,江南笋正肥。”“冀北”和“江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诗句中通过两地的联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彼此,友情跨越空间的界限。同时,“书常寄”暗示了两人经常通信,保持联系,而“笋正肥”则可能是友人在江南寄来的特产,体现了友情中的物质交流和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清和当返棹,相与醉柴扉。”预示着即将分别的情景,诗人想象着在清和的季节里,友人将返回自己的船,而自己则与友人一同在柴门边饮酒畅谈,享受相聚的时光。这里的“醉”字不仅指酒醉,更蕴含了心灵深处的满足与欢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相聚时刻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真挚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友谊之美,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
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
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
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
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
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
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
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
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
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
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
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
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
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
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
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
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
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
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
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
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
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周氏世寿堂诗》【明·顾璘】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https://shici.929r.com/shici/5Q6iu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