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雾》
《雾》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0)
注释
曹公:指曹操。
迷:被迷惑。
楚泽:楚地的沼泽。
汉帝:汉朝皇帝。
出:逃离。
平城:古代城市名。
涿鹿:古代神话中的地点,象征战争。
妖氛:妖异的雾气。
静:平静。
丹山:红色的山。
霁色:雨后的晴朗色彩。
类烟:像烟雾一样。
飞稍重:飘动得稍微沉重。
方雨:刚下的雨。
散还轻:散去后显得轻盈。
倘:如果。
非熊兆:非熊的吉兆,古人认为非熊是吉祥的动物。
宁:岂、难道。
玄豹:黑色的豹子,象征深藏不露。
翻译
曹操被楚地的沼泽所迷惑,汉朝皇帝从平城逃离出来。
涿鹿之地的妖雾已经平静,丹山的雨后景色格外明亮。
像烟雾一样飘动的云彩变得稍微沉重,刚下的雨点散去后又显得轻盈。
如果这是非熊的吉兆,我岂会再去想那深藏不露的黑豹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曹操和汉高祖刘邦的提及,开启了对历史的回望,但很快转向自然景象的描绘。"涿鹿妖氛静"和"丹山霁色明"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在雨后清新的美丽景致,其中"妖氛"指的是不祥之气,而"霁色"则是指雨后的晴朗。

接下来的"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这里的"类烟"形容云雾弥漫,既有轻盈的质感,又不失动态之美;而"方雨散还轻"则是对即将停止的雨幕做出的精准观察,展示了诗人极高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最后两句"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某些神秘现象的向往与思考。这里的"熊兆"和"玄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它们的出现常被视为吉祥之兆,但诗人却选择了否定,转而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追求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历史人物的点滴提及,构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净化。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怀缪竹林

东风日日恼吟魂,相与论心客在门。

雨洗花光红透骨,风摇野烧翠留痕。

荣枯过眼归春梦,醒醉从人付酒尊。

输与先生专一壑,閒来得看竹生孙。

(0)

九鲤湖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0)

嘉禾百咏·其一胥山

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

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

(0)

嘉禾百咏·其四十六海棠亭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

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0)

诉衷情令·其二

数枝金菊对芙蓉。零落意忡忡。

不知多少幽怨,和泪泣东风。人散后,月明中。

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往事何穷。

(0)

秋思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閒针线,学得崔徽一镜图。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