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无垢先生祠》
《拜无垢先生祠》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中兴遗此老,梦寐亦中原。

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

名方登禁掖,身已谪南源。

苦学无寒暑,双趺片石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igòuxiānshēng
sòng / liú

zhōngxīnglǎomèngmèizhōngyuán

xuèliǎngcháoshìgānwànyán

míngfāngdēngjìnshēnzhénányuán

xuéhánshǔshuāngpiànshícún

翻译
中兴时期留下这位老者,他的梦中也都是中原的景象。
他为两朝的国事痛哭流涕,倾尽忠诚写下万言奏章。
他的名声虽在朝廷受到尊崇,但本人却被贬谪到南方边远之地。
无论寒暑,他苦心求学从未间断,只有那双赤脚和一块磨砺的石头陪伴着他。
注释
中兴:指国家由衰败恢复生机的时期。
梦寐:睡梦中,这里指心中所想。
披肝:比喻坦诚相见,倾诉衷肠。
禁掖:皇宫,这里指朝廷。
谪:贬谪,被贬官。
双趺:双足,赤脚。
片石:象征着坚韧不拔,此处可能指磨砺意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哀愁。"中兴遗此老"表明这位老人是朝代变迁后留下的遗老,他的心仍然系于中原(即华夏中心之地)。梦寐之间,心绪依旧牵挂着那片土地和往日的繁荣景象。

"泣血两朝事"则透露出这位老者对过去两代的历史变迁感同身受,充满了悲痛与无奈。他的内心之痛,如同流血一般。他试图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可谓是"披肝一万言"。

然而,这种深沉的情感并未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反而使他"名方登禁掖",他的名字和作品只能在禁地、隐秘之处被人提及。他的身体已经被贬谪到南方的某个地方("身已谪南源")。

即便如此艰难困苦,他依旧坚持学习不辍,"苦学无寒暑"显示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执着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甚至将双脚固定在石头上,以此来提醒自己保持坚定的立场("双趺片石存")。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历史的回忆,表达了一位老者对于国家兴衰、个人命运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刘黻对这位老者的敬仰,以及他对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世中所面临困境的同情。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右军转胜帖赞

唐人摹帖多自喜,千古换鹅谁趾美。

顺涂鹿梦岂真寐,画饼儿痴出馋水。

讵怜成安获张耳,泜上鼓旗那可致。

铜丸碧衣谁證尔,重说偈言烦小米。

(0)

孟子.仁者无敌

仁人所在人心萃,鱼爵丛渊固自归。

天命到头还不外,东征西怨岂容违。

(0)

路傍曲三首·其二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彼岂皆奇才,我独饥至夕。

(0)

龙眠画马

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馀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0)

三峡歌九首·其七

乱插山花篢子红,蛮歌相和瀼西东。

忽然四散不知处,踏月扪萝归峒中。

(0)

雨中泊舟萧山县驿

端居无策散闲愁,聊作人间汗漫游。

晚笛随风来倦枕,春潮带雨送孤舟。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

自笑劳生成底事,黄尘陌上雪蒙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