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
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
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
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
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
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
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寂中有声的夜晚画面。"抹月涂风画有声"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月光如画,微风吹过仿佛带有声音。诗人感叹寻常人见到这样的景色也会生出愁绪,暗示了景致的凄美和孤独感。
"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两句,通过听莺桥下的碧波荡漾和走马台边明亮的月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芳草路多人去远"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寥,草长莺飞的春景中,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梅花春近鸟衔争"借梅花盛开的春天,写出了生命的热闹与生机,但鸟儿的争鸣似乎又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残更亡寐难同梦"揭示了诗人深夜无眠,难以与他人共享梦境的无奈。
最后,"为雨为云只自行"以自然现象作结,诗人如同云雨一般独自飘摇,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自我放逐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幽居屏人徒,抱痾积寒暑。
行药憩高林,题诗对孤屿。
善谑感在昔,久敬想所与。
扣门报兰朋,携尊就竹所。
我师心皓皓,吾徒情楚楚。
清响振天云,飞湍簸沙渚。
嘹嘹紫雁来,采采赪霞举。
斜日媚西山,素月挂东墅。
欲使念嘉会,无惭酌芳醑。
大雅庶同敦,绪论良足咀。
一池新水碧于苔,搆得幽亭傍水开。
六月不知天有暑,四时长喜地无埃。
倚栏下看星芒转,捲幔先迎山翠来。
何用别求仙药去,此中风景即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