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为别赋沧洲,每对燕云忆旧游。
今日分岐犹似昔,青春双鬓已成秋。
学农吾逐长沮往,隐市谁知季主忧。
别后相闻凭塞雁,岂堪重上望京楼。
十年为别赋沧洲,每对燕云忆旧游。
今日分岐犹似昔,青春双鬓已成秋。
学农吾逐长沮往,隐市谁知季主忧。
别后相闻凭塞雁,岂堪重上望京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别蔡鸾》。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蔡鸾分别十年后的感慨与思念。
首联“十年为别赋沧洲,每对燕云忆旧游。”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十年,如今在沧洲重逢时,心中涌起对过去共同游历燕云之地的美好回忆。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今日分岐犹似昔,青春双鬓已成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尽管今日再次分别,场景与昔日相似,但时间无情,青春不再,两人的鬓发已斑白如秋,暗示岁月催人老,相聚不易。
颈联“学农吾逐长沮往,隐市谁知季主忧。”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归隐之心,却也深知世事艰难,隐居生活并非无忧无虑。长沮和季主的故事寓意着人生的抉择与困境,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复杂心情。
尾联“别后相闻凭塞雁,岂堪重上望京楼。”点明了分别后,只能依靠信使(塞雁)传递消息,无法轻易相见。而“重上望京楼”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相聚的渴望,即使再难,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相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春到梅边,瑞光浮动香山里。
云端微见老人屋,嘹亮欢声起。
滟滟尊浮绿蚁。
对红妆、高歌尽醉。
彩衣错落,玉树珑*,人生难比。
谷口家声,户庭蔼蔼传诗礼。
天教余庆属伊人,争看南山梓。
那羡东风桃李。
向蟾宫、早攀仙桂。
恁时须记,老子婆娑,一杯千岁。
识破尘寰,樊笼跳出,飘荡幸无拘束。
萍踪自在,雅操孤高,还若野云麋鹿。
遇坎乘流,混俗和光,知止有何荣辱。
恣陶陶、海上人间,不管岁华催促。
从此后、笔砚生尘,蝇蜗绝念,安分翠微云屋。
般般放下,事事都休,静对小轩梅竹。
一味疏慵,万古淳风,便是真常清福。
任群情昼夜,世路奔波,竞争蛮触。
返照回光,终焉活计,何处可为依托。
凋零郑圃,竹坞松溪,林下胜游行乐。
霞友云朋,水色山光,幽隐烟萝岩壑。
更堂堂、气概摩天,一点浩然廖廓。
堪爱处、蝶戏花梢,苔生石径,风细日高帘幕。
清虚器量,咀嚼乾坤,高迈市朝欢约。
疏葛宽裁,瘦玉横拖,笑傲东篱吟酌。
把真情欲写,柰何尘世,故人萧索。
饭了从容,消闲策杖,野望有何凭仗。
帆归远浦,鹭立汀洲,千树好花微放。
芳草池塘,锦江楼阁,隐隐云埋青嶂。
向东郊、极目天涯,不见故人惆怅。
归去也、翠麓崎岖,林峦掩映,消遣晚来情况。
幽禽巧语,弱柳摇金,绿影小桥清响。
挥扫龙蛇,领略风光,陶写丹青吟唱。
这云山好景,物外烟霞,几人能访。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
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