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卜算子·其五》,他巧妙地运用庄子哲学进行寓言式的表达。诗人以"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甘愿放下自我,如同牛马般任劳任怨的态度。"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表明他愿意接受人们的任何评价,效仿庄子超脱物外的智慧。
接下来的"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将自己比作在江海中漂泊的虚舟,任凭风雨吹打,像屋檐上的瓦片一样随风飘摇。这种境界体现了庄子逍遥自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以醉者的状态隐喻内心的超脱,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安然无恙,因为一切皆由天定,这正是庄子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庄子的哲学意象,表达了辛弃疾在政治失意时的豁达与超脱,展现出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六秩筵开六月天,荷花香气送樽前。
客中难得逢知己,湘上何缘会众仙。
讵料各怀投笔去,却看谁是著鞭先。
座间似我颓然醉,愿共忘年祝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