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州弟哀诗二首·其一》
《惠州弟哀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七十残骸双秃鬓,可堪原上泪频挥。

(0)
翻译
两张遗墨触动亲人悲痛,台下的黄瓜已所剩无几。
星辰定位不再混乱,如同南柯一梦让人疑惑。
原本就没有葡萄那样的丰饶,最后也没有薏苡的收获。
七旬老者只剩两鬓斑白,怎能承受原野上泪水频繁挥洒。
注释
遗墨:遗留的字迹或书画。
六亲:指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
黄瓜:夏季常见的蔬菜。
北辰:古代指北斗七星,象征方向和稳定。
南柯梦:比喻虚幻的美梦或短暂的欢乐。
葡萄博:比喻丰富的收获或丰饶的生活。
薏苡:植物名,古人常以之比喻无端受冤。
残骸:残破的身躯。
双秃鬓:形容头发稀疏,只剩两鬓。
原上:田野上。
泪频挥:频繁地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惠州弟哀诗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痛和对逝去岁月的追怀。

"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父母留下的书信时的悲伤之情,以及对于日渐稀疏的亲人聚会的无奈感受。"两张遗墨"象征着已经去世的双亲留给他的文字遗产,而"六亲"则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等密切的家人关系。"台下黄瓜摘渐稀"生动地描绘了家中的欢聚场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时光变得越来越少。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

这里作者通过天文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北辰阡殊不乱"指的是即使在混沌的世界里,也有像北极星一样坚定不移的事物存在。然而,这种确定性被打破,因为接下来的"似南柯梦复疑非"让人质疑一切是否如梦境一般虚幻。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于未来希望的渺茫。"向来岂有葡萄博"暗示着曾经的丰饶与欢乐,而"末后元无薏苡归"则是在说现在的一切都无法再回到从前。

"七十残骸双秃鬓, 可堪原上泪频挥。"

这两句诗描绘了老年时的凄凉景象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尽哀伤。"七十残骸"指的是到了七十高龄,身体已经衰弱不堪,而"双秃鬓"则形容头发稀少的状态。"可堪原上泪频挥"表达了作者在田野之上,不断地流下哀伤的眼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逝去时光的追怀,也是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牡丹开已数日方盛丽未艾也成二绝·其一

晚春庭院牡丹香,谁道花开恨不长。

寒食到今几十日,依然夭艳压群芳。

(0)

舟中卧听守之读皇宋诗

一转船头便是归,蓬窗初煖睡偏宜。

略无梦到华胥国,枕上听歌圣宋诗。

(0)

岁寒杂咏·其三

无窗无户四边空,月透疏林水透风。

砌下嚘嚘鸣蟋蟀,细论心曲可山翁。

(0)

乍晴前韵

翻手飞帘拗作晴,重重放出锦溪春。

东君于我故青眼,天地中间有此人。

(0)

上冢

春到人家齐上冢,纸钱蒿里白皑皑。

獭鱼豺兽难磨灭,岂是师门学得来。

(0)

菩萨蛮·其六丁卯寿李嗣宗

去年持酒为君寿。劝君更上悬车奏。通籍已金闺。

腰银袍亦绯。壶中闲日月。自有长生诀。

父子弟兄贤。一门行地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