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空堂别院深,可堪无酒更无琴。
双垂短雪衰年鬓,寸结寒灯半夜心。
露祷似闻天上语,远书如听谷中音。
朝来整笏趋朝地,钟鼓楼高月未沈。
独坐空堂别院深,可堪无酒更无琴。
双垂短雪衰年鬓,寸结寒灯半夜心。
露祷似闻天上语,远书如听谷中音。
朝来整笏趋朝地,钟鼓楼高月未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堂中静坐的情景,周围环境之幽深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首联“独坐空堂别院深,可堪无酒更无琴”直接点出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心境,远离尘嚣,却也倍感寂寞,没有酒和琴相伴,更添几分落寞。
颔联“双垂短雪衰年鬓,寸结寒灯半夜心”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与情感。白发如雪,岁月不饶人,而寒夜中孤灯相伴,似乎连心灵都感到寒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颈联“露祷似闻天上语,远书如听谷中音”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露祷的声音比作天上传来的言语,远书的回音比作山谷中的回声,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也暗示了外界与内心世界的沟通。
尾联“朝来整笏趋朝地,钟鼓楼高月未沈”则转而描述了诗人早朝前的准备,整饬仪容,准备前往朝堂,而此时月亮还未落下,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孤独,但仍有责任与使命在身,对未来充满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挣扎与坚韧,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当昼耘水田,农夫亦良苦。
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
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新苗抽利剑,割肤何痛楚。
夫耘妇当馌,奔走及亭午。
无时暂休息,不得避炎暑。
谁怜万民食,粒粒非易取。
愿陈知稼穑,《无逸》传自古。
降庭佳气葱葱,辉联南极光如昼。
门弧纪瑞,华筵开宴,兜离仙奏。
梨枣功深,汞铅诀秘,内丹初就。
咽壶中日月,放怀诗酒,这安乐、窝中叟。
梦语喧传万口。况鸡林、有人亲售。
当家句律,早传骥子,孙枝又秀。
自愧长文,远离车膝,几时回首。
料得今朝欢笑,大家拜舞,外翁千寿。
迅速韶光,俄然过了,算来刚甚劬劳。
红颜衰朽,绿鬓渐疏焦。
由自争名竞利,全不念、生死难逃。
轮回处,似环蝼蚁,来往几千遭。
君还心省悟,明通周象,拨易穷爻。
地天通泰,离坎自相交。
阴返阳生运化,纯精粹、清气冲霄。
胎光现,神风绰约,飞步玩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