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把閒愁都付我。惯与愁同夥。
枉使酒浇愁,酒醒愁来,依旧含愁坐。
也苦愁多缠不过。欲把愁抛躲。
不合更思量,眼角眉尖,又被愁关锁。
天把閒愁都付我。惯与愁同夥。
枉使酒浇愁,酒醒愁来,依旧含愁坐。
也苦愁多缠不过。欲把愁抛躲。
不合更思量,眼角眉尖,又被愁关锁。
这首《醉花阴·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与愁绪相伴的复杂心情。词人范安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愁绪的无处不在和难以摆脱。
“天把閒愁都付我”,开篇即点明愁绪的来源,仿佛是天赋予了词人这份闲愁,暗示愁绪并非外在事物所引起,而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惯与愁同夥”则进一步强调愁绪已成为词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伴侣一般,时刻伴随着他。
“枉使酒浇愁,酒醒愁来,依旧含愁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愁绪,但酒醒之后,愁绪并未消散,反而更加浓重,凸显出愁绪的深沉与难以消除。
“也苦愁多缠不过。欲把愁抛躲。”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愁绪的无奈与挣扎,愁绪如同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他的心灵,想要摆脱却力不从心。“欲把愁抛躲”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想要逃离愁绪的愿望,但愁绪似乎无处不在,无法真正远离。
“不合更思量,眼角眉尖,又被愁关锁。”最后两句将愁绪的影响力扩展到词人的表情上,愁绪不仅占据了他的内心,还影响到了他的外在表现,连眼角眉梢都透露出愁绪的痕迹。这种深入骨髓的愁绪,仿佛将人的心灵紧紧锁住,无法解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愁绪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愁绪时的无力感和挣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西湖湖水平如掌,小艇恰受人三两。
山光叆叇天无云,落日双丸波荡漾。
天风浪浪水鸟飞,双桨划碎红玻璃。
琼楼贝阙出复没,回视城头烟树犹迷离。
行行已至湖当中,孤山涌出金银宫。
明霞万道光祝融,四围奇景来无穷。
有客啸歌阳春曲,手摇兰桨声戛玉。
水底蛟龙不敢听,前歌未竟后歌续。
吾侪放浪本天真,贫贱未足穷其身。
安得持杯三万六千朝,日日放歌湖上遨。
青山如友酒如胶,王侯将相等弁髦。
头上惟见酒星摇,足根踏破青琼瑶。
千言下笔风捲涛,淋漓元气兴逾豪。
客谓子言太无赖,人世谁出利名外。
逃名弃利作达观,饥驱寒迫愁无奈。
何如今朝放棹来湖边,湖中风月不论钱。
归来饱饭且醉眠,心无挂碍身即仙。
客闻我言哑然笑,白堤新柳馀残照。
堤边骢马倦游归,山色湖光更入妙。
《涌金门渡湖歌》【清·方仁渊】西湖湖水平如掌,小艇恰受人三两。山光叆叇天无云,落日双丸波荡漾。天风浪浪水鸟飞,双桨划碎红玻璃。琼楼贝阙出复没,回视城头烟树犹迷离。行行已至湖当中,孤山涌出金银宫。明霞万道光祝融,四围奇景来无穷。有客啸歌阳春曲,手摇兰桨声戛玉。水底蛟龙不敢听,前歌未竟后歌续。吾侪放浪本天真,贫贱未足穷其身。安得持杯三万六千朝,日日放歌湖上遨。青山如友酒如胶,王侯将相等弁髦。头上惟见酒星摇,足根踏破青琼瑶。千言下笔风捲涛,淋漓元气兴逾豪。客谓子言太无赖,人世谁出利名外。逃名弃利作达观,饥驱寒迫愁无奈。何如今朝放棹来湖边,湖中风月不论钱。归来饱饭且醉眠,心无挂碍身即仙。客闻我言哑然笑,白堤新柳馀残照。堤边骢马倦游归,山色湖光更入妙。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KTK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