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前寄楚辞,古时人语已如斯。
少翔幕下宁天定,近入台中信已知。
连帅朱今当共学,故侯刘昔尚谁思。
春来草满南池水,何日薰兮又屈卮。
回雁峰前寄楚辞,古时人语已如斯。
少翔幕下宁天定,近入台中信已知。
连帅朱今当共学,故侯刘昔尚谁思。
春来草满南池水,何日薰兮又屈卮。
这首诗《赵推寄朱氏楚辞》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回雁峰前寄楚辞”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化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首联“回雁峰前寄楚辞,古时人语已如斯”,以“回雁峰”这一富有诗意的地点为背景,引出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仿佛在回雁峰前,古人的话语依然回响,展现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颔联“少翔幕下宁天定,近入台中信已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追求与天命、信念与现实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内心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即使在困难中也能保持对理想的执着。
颈联“连帅朱今当共学,故侯刘昔尚谁思”,提到“连帅朱”与“故侯刘”,可能是借指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强调了学习与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思考,体现了对过去智慧的尊重与向往。
尾联“春来草满南池水,何日薰兮又屈卮”,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南池水满,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同时,“何日薰兮又屈卮”一句,可能暗含着对相聚与交流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聚时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驴可以跨不可耕,牛可以耕还可跨。
山人卖驴归买牛,买得牛来颇同价。
溪雨初收水绕门,山人晓耕溪上云。
土膏不觉秋成早,香秫酿成新酒浑。
翻思养驴竟何益,空将刍豆饱其食。
躯小蹄薄终无力,有时跳梁蹶侧石。
草深牛背稳于舟,浩歌白石南山秋。
却笑哦诗灞桥上,满身风雪归来休。
渊明晋名流,贤达早自悟。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
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
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
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
所适忻有得,忘言心自豫。
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
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
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