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左兴宗湓城别》
《与左兴宗湓城别》全文
唐 / 熊孺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ǒxīngzōngpénchéngbié
táng / xióngdēng

jiāngféngjiǔpàirénjiāngbiéyuándàosānshēngyuèwèiqiū

zhīxiāngjiàngèngshǎoniánkānbáitóu

注释
江:江边。
逢:遇见。
九派:指长江的支流,这里泛指众多诗人。
人:人。
将:即将。
别:分别。
猿:猿猴。
三声:古代常用猿啼表达离别之悲。
月:月亮。
为:作为。
秋:秋天。
不知:不知道。
相见:再次相见。
更:再。
何日:何时。
此夜:今夜。
少年:年轻人。
堪:能够。
白头:形容人头发变白,暗示时光流逝。
翻译
在江边遇到九派诗人即将分别,猿猴的三声哀鸣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今夜年轻的我已感到岁月催人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的作品,名为《与左兴宗湓城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逢时日的无限期待。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长江九曲之处,朋友们即将分别,而远处传来了猿啼的声音,伴随着明月高悬,预示着秋意渐浓。这里的“九派”可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一种地理特征,而“猿到三声”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夜深时分的景象。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日的无从预知,以及即便是今夜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年轻人,也终将步入老年,头发变白。这里的“堪”字有承受或忍耐的意味,用以强调时光易逝,人生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长久性的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深沉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

熊孺登
朝代:唐   籍贯: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   生辰:806—820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猜你喜欢

南苑行宫晚坐忆经略大学士傅恒

依然庭宇静,朅尔研瓯閒。

一室澄心处,两年睫眼间。

冲寒怀硕辅,此际历重关。

所愿明天讨,成功指日还。

(0)

冬至斋居

斋宫仍几此清哦,真觉光阴迅织梭。

静里检量一岁事,何期乐少祗忧多。

(0)

五君咏题钱选画即效颜延年体竹林之游名艳典午延之著咏黜山王而标以五君其见卓矣元钱选为各写其像而书颜作于后展卷间其席地幕天纵情任达高致可挹也爰效颜咏各成四韵分缀其上·其四阮咸

仲容能豫流,放达蔑仪度。

嘉话至今传,犊鼻挂大布。

山公号精鉴,磬折心生慕。

累骑追婢归,或亦失贞素。

(0)

昔昔盐二十首·其十三惊魂同夜鹊

三匝无堪托,一心谁共论。

翻怜寒夜鹊,同是易惊魂。

玉塞山千叠,银河月半痕。

岂因惯烧脑,终是不忘恩。

(0)

题蒋溥雪中梅竹

楼雪檐晞暖未融,争春香色品量中。

看来㡧里依筼绿,讶似盆间破萼红。

即景适堪供静赏,传神应识有家风。

三希重展添佳快,王氏风流若与同。

(0)

叠旧岁中秋帖子韵并令梁诗正蒋溥和之·其一

风清月白好秋閒,应节吟诗不可删。

底事今宵轮见早,此山高外更无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