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怪屠苏到手迟,流年输与鬓毛知。
江湖寄迹舟常系,勋业惊心镜自持。
进德敢歌淇水竹,忧时空愧鲁园葵。
半生漫浪诗千首,如此男儿未是奇。
颇怪屠苏到手迟,流年输与鬓毛知。
江湖寄迹舟常系,勋业惊心镜自持。
进德敢歌淇水竹,忧时空愧鲁园葵。
半生漫浪诗千首,如此男儿未是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潘希曾在己卯年的元日(春节)所作,以除夕韵脚续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首句“颇怪屠苏到手迟”,屠苏是一种传统节日饮品,诗人惊讶于佳节的到来似乎比预期来得晚,暗示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
“流年输与鬓毛知”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催人老,诗人的白发增长,让他意识到青春不再,流年已逝。
“江湖寄迹舟常系,勋业惊心镜自持”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功业无成的内心触动,每当照镜子时,都为岁月不饶人而感到惊心。
“进德敢歌淇水竹,忧时空愧鲁园葵”借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淇水竹象征高洁的品行,鲁园葵则寓指忠诚坚贞,诗人虽有提升德行的愿望,但忧虑现实,自感愧对这些美德。
最后两句“半生漫浪诗千首,如此男儿未是奇”总结全诗,诗人自嘲一生浪迹天涯,虽然写下众多诗歌,但这样的生活并非真正的奇特或成功,暗含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对自我价值的审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