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色》
《野色》全文
宋 / 林东屿   形式: 七言律诗

苍茫一片谁能画,不着云烟态自殊。

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

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

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

(0)
注释
苍茫:广阔无垠。
云烟:比喻模糊不清的事物。
漠漠:形容广大或空旷。
平田:平坦的田野。
芳草:青草,象征美好。
夕阳:傍晚的太阳。
水光:水面反射的光。
浓如染:像被染料浸透一样浓厚。
天影:天空的影子。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
栖:停留,栖息。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竹萧疏:稀疏的竹林,显得冷清。
翻译
广阔的景象谁能描绘,没有云雾却形态独特。
广袤的田野在新雨过后,悠长的青草沐浴着夕阳余晖。
水面倒映,光影浓厚仿佛被染过,天空的影子遥远而清淡几乎消失。
可惜这纷扰尘世容易混淆,石桥边只剩稀疏的竹子和断续的人声。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东屿的《野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田野景色。首句"苍茫一片谁能画"以疑问开篇,暗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难以捕捉,引人遐想。"不着云烟态自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然景象的独特韵味,即使没有刻意渲染,其美依然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具体描绘了雨后的田野,湿润的土地和在夕阳余晖下摇曳的青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通过水光与天空的对比,展现出光影的层次感,水色深沉如墨,天色则淡雅悠远,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尾联"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感慨,感叹在这样的宁静中,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只有那孤独的石桥和稀疏的竹影,似乎还在提醒着生活的真谛。整首诗以景寓情,借野色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之情。

作者介绍

林东屿
朝代:宋

林东屿,平阳(今属浙江)人(《宋诗拾遗》卷一○)。
猜你喜欢

韩蕲王骑驴

残山剩水任徘徊,驴背甘心老将才。

应有鞭长难及恨,不能亲见两宫回。

(0)

兰阳八景

昂然势矗海门东,十丈朝暾射背红。

员峤戴星高出地,咸池浴水突浮空。

山冲泖鼻开灵穴,屿转鸡心驾晓篷。

自是醮波常五色,对看隆岭亦曈昽。

(0)

台湾竹枝词·其十八

一径浓阴傍舍栽,亭亭森秀胜疏槐。

从渠酷暑清凉甚,好作羲皇海峤来。

(0)

台湾竹枝词·其一

海外偏隅窜夺频,天教归命版图新。

澎湖一战如神助,靖海军威震海滨。

(0)

罗汉门庄

土墙茅屋护篱笆,户内书声得几家。

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

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

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0)

风物吟·其五

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

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始何时。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