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
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
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
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
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
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
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白发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妾”自称,通过描述自己对“白发”的态度和对伴侣的期望,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先,“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开篇即以“盘龙镜”这一古代女子常用的梳妆用品,象征着对自己外貌的关注与对伴侣的深情。通过“照白发”,不仅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进一步描绘了白发与胡须的对比,繁霜(比喻白发)虽不可遏制,却也寓意着生命的自然规律与不可逆转性。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这一句则以染发与拔发的尝试,形象地表达了对青春永驻的渴望,但最终意识到这是徒劳无功的,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诗人在此反思,既然生命规律无法改变,那么抗拒或厌恶它并非明智之举,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态度。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诗人自述即使头发长至地面,也愿意为心爱之人付出,这种无私的爱意令人动容。
最后,“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诗人希望对方能注重品德修养,不要过于在意这些表面的、微不足道的事物,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洞察力。
喜得师消耗,从僧问不休。
苦吟成白发,多病寄沧洲。
道气閒尤胜,书锋晚更遒。
相思二千里,阻别十三秋。
六合劳生耳,休追万事不。
云萝荒旧隐,知友落新丘。
想叹欧生逝,应闻李氏忧。
寻思祗如此,必竟欲何求。
未即无言问,方期勿药瘳。
终为嵩少约,筑室共夷犹。
流水渡涧秋泠泠,怒涛拍天风雨惊。
鸾锵鹤唳翻青冥,龙吟虎啸愁太阴。
连山遍野流空明,飘飘音乐张洞庭。
弹璈鼓簧吹雪笙,拊石击磬作天钧。
忽然昭文不鼓琴,幽幽又作吟风筝。
问童何如睡不应,起视月落天河倾。
乃知虚皇集万灵,风伯起舞苍穹伶。
世间郑卫聊足听,久笑舞此蓬莱音。
传伯技痒不可禁,篝灯起诵离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