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之树,树在僦宅前。
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
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
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
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
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
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
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入竹儿登箯。
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己亥年。
嗟嗟乎,桂之树,吾欲祝尔旦暮死,使我茫无旧迹更可怜。
吾不祝尔旦暮死,使我自今抚尔长潸然。
桂树止无情,永念对葱芊。
桂之树,树在僦宅前。
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
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
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
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
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
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
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入竹儿登箯。
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己亥年。
嗟嗟乎,桂之树,吾欲祝尔旦暮死,使我茫无旧迹更可怜。
吾不祝尔旦暮死,使我自今抚尔长潸然。
桂树止无情,永念对葱芊。
这首清代诗人郑珍的《桂之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中以桂树为中心,通过描述桂树的位置——僦宅前,以及它们的形态——三株独立,一株茂盛,展现了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每年往返八十里,每次经过桂树下都会引发思乡之情。
乐安溪水的流淌和无桥船的清浅,增添了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次次涉此求涂便”则流露出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对便捷的渴望。诗中穿插了对母亲的思念,每次分别和重逢都在桂树下度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已不在,只剩诗人独自感伤。
结尾处,诗人感叹桂树无情感,但自己却因桂树而生出无尽的情感,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深深的哀愁。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
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
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
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
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
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
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
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
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如初相知。
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
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䫫交甫。
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
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