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用之梁赞善人日观驾之作·其二》
《次用之梁赞善人日观驾之作·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朝罢金舆出建章,庆云五采绚晨光。

霓旌拂树开仙跸,宝马穿花散御香。

金水绕梁初泛绿,仙醪贮瓮尚封黄。

镐京侍宴沾恩泽,独对南山献寿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元日之后离开建章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庄严。首句“朝罢金舆出建章”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金舆代表了皇家的出行工具,建章宫则是古代皇宫的象征,暗示了皇帝的尊贵身份和威严。

接着,“庆云五彩绚晨光”一句,运用了“庆云”这一传统意象,象征吉祥和祥瑞,五彩斑斓的云彩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耀眼,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随后,“霓旌拂树开仙跸,宝马穿花散御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出行的仪仗队列,霓旌飘扬,仙跸开启,宝马疾驰,御香弥漫,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奢华与排场,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仪式的敬畏之情。

“金水绕梁初泛绿,仙醪贮瓮尚封黄”则将视线转向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皇家饮食文化。金水河在阳光下泛起绿色的波光,仙醪(一种美酒)还封存在瓮中,等待着宴会的开启。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示了皇家宴会的即将举行,预示着盛宴的开始。

最后,“镐京侍宴沾恩泽,独对南山献寿觞”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镐京是古代周朝的都城,这里借指国家,侍宴者在享受盛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皇帝的恩泽。面对南山,诗人独自举杯,以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福,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也融入了对国家、皇帝以及自然的赞美之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西园八景·其三

月落古堤上,人行春陌头。

晓烟如有意,长伴绿杨楼。

(0)

和野亭韵·其二

世业相承士与农,共将耕读伴而翁。

风尘脱洒功名外,出处分明道义同。

月底酒觞和露白,雁边篱菊冒霜红。

閒歌独乐园中句,欲把陈留当洛中。

(0)

赠别罗子文同年次韵

白马青衫杏苑东,醉游曾记往年同。

不愁花尽三春雨,长恨蓬飘万里风。

短札几回传岭外,片帆何日到闽中。

南楼素月怀人处,夜夜凭阑向远空。

(0)

羊公祠留别宪之元之二都护二首·其二

巨舰鳞鳞牵渡头,牙旗闪闪耀江流。

深怜鄂渚将军号,已入襄阳稚子讴。

刘晏不穷关内饷,子房能运幄中筹。

同功异代何终极,岘首嵯峨汉水悠。

(0)

荅滦江王大理

棘台春静日端居,藻思玄情入太初。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

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

(0)

简石溪殷子

飞步云霄二十年,早归乡里共称贤。

囊留白璧长捐楚,台冷黄金不到燕。

跨马日寻安石墅,闭门时注子云玄。

怀君夜对层城立,月色江声两惘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