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台春静日端居,藻思玄情入太初。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
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
棘台春静日端居,藻思玄情入太初。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
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
这首明代边贡的《答滦江王大理》诗,以静谧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首句“棘台春静日端居”,描绘了春天里棘台静谧的景象,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诗人在此悠然自得地居住,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藻思玄情入太初”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深远的宇宙之初,暗示其思想的深邃与广阔。
“茂叔故应留径草,公仪安用拔园蔬。”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指周敦颐(字茂叔)的爱莲之说,二是引用了公仪休的故事,以此表达对高尚品德和清廉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些典故,既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人格修养的追求。
“极知台鼎身须到,岂独边关事可书。”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志向与抱负,他认为实现国家的治理与稳定是个人责任所在,不仅限于边疆事务,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兴衰。
最后,“江口暮潮天际月,试从消长看盈虚。”诗人以江口的潮水和天边的月亮作为意象,象征着事物的盛衰变化,提醒人们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即事物总有起落,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高远的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
颇思指动异味尝,门正张罗谁末将。
披绵强来推不去,枯虾欲进止之户。
羊膻豕腥尤可厌,肪截脂凝在何处。
草玄子云黄门郎,遗我黑质而白章。
形之硬语弩力强,写以奇字侔史苍。
愧无纤手色倾国,压糟磨刀走臧获。
喜于左手持蟹黄,美胜八珍熟熊白。
古来狸首歌侯门,名以牛后真屈君。
从今玉汝洗俗谚,好与纨袖陪梁园。
公诗如貂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