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知宗挽诗三首·其二》
《赵知宗挽诗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三桂先猷远,公来应瑞芝。

子能传世业,令欲遍孙枝。

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

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

(0)
翻译
三桂家族的远见卓识深远,您的到来似乎带来了吉祥的征兆。
您能够传承家业,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繁荣昌盛。
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狭长板子)可能已经堆满了您的床,显示出您的官位显赫。
即使已经辞官,您的地位仍然提升,这是上天的旨意,我们都深感明白。
注释
三桂:指明朝将领吴三桂。
猷:谋略,远见。
瑞芝:吉祥的象征,如灵芝。
世业:世代承继的事业或家业。
遍孙枝:使所有的子孙都能有所成就。
笏盛床:形容官位高,笏板堆积如山。
端闿橐:手持官印,显示权力。
挂冠:辞官,脱下官帽。
进秩:晋升官阶。
天意:上天的旨意。
卜深知:深感明白,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赵知宗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赵知宗家族的赞誉和对其退位仍受重视的感慨。首句“三桂先猷远”赞扬了赵家祖辈的深远谋略,暗示家族历史的显赫。接着,“公来应瑞芝”进一步强调赵知宗的到来如同吉祥之兆,象征着家族运势昌隆。

“子能传世业”表达了对赵知宗继承家族基业的能力的认可,而“令欲遍孙枝”则预祝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延续家族荣光。后两句“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描绘了赵知宗地位崇高,权杖满室,财富丰厚的景象。

最后两句“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表达了对赵知宗即使在退位后仍然受到朝廷晋升的敬意,暗示他的德行深得上天眷顾。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赵知宗家族功绩与人望的挽诗,体现了对逝者的尊崇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银台退朝

官事良为少,人生初得閒。

长吟聊拥鼻,薄酒且酡颜。

春物行将晏,年芳尚可攀。

此心同木雁,材与不材间。

(0)

春行遇雨

夹路轻风撼柳条,雨侵春态动无憀。

采香陌上谁家女,湿损钗头翡翠翘。

(0)

送李著作之汉阳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

初程微雨霁,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馀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0)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0)

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其二

风流安石在东山,曾许从容妓乐间。

倾盖算来能几日,逝川东去不知还。

北邙原上寒云结,郑国门前晓月弯。

祖奠欲收宾御散,满衣零泪掩衰颜。

(0)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其一

旧国荒凉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

高人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