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献阙下一二知己》
《寄献阙下一二知己》全文
宋 / 祖无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公道当朝绝比伦,因凭暖笔变孤根。

才冲霰雪游梁苑,便逐风雷化禹门。

南郡已甘抛绛帐,东州何幸佐朱幡。

心怀象魏身江海,两地悠悠欲断魂。

(0)
注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
比伦:古代贤明君主。
暖笔:比喻有影响力的文笔。
孤根:孤独的根源,指个人身份或地位。
霰雪:雪珠,形容才华初露。
梁苑:古代园林,代指文人雅集之地。
禹门:神话中的龙门,象征登天或出仕。
南郡:地名,古代官学所在。
绛帐:古时教师讲学之处,以绛色帷帐为标志。
朱幡:红色旗帜,象征重要职位。
象魏:古代宫门外的两根大木柱,象征朝廷。
江海:比喻广阔的天地或江湖生涯。
断魂:形容极度忧思,魂魄欲离体。
翻译
公正之道在朝廷上超越一切,凭借温暖的文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才华横溢,如同雪花般在梁园游历,紧接着追随风雨,志在像大禹那样治理天下。
在南郡,我已甘愿放弃华丽的讲学生活,而在东州,有幸辅佐重要的领导。
心中挂念着国家大事,即使身处江湖,也感到无比忧思,仿佛魂魄都要飘散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寄献阙下一二知己》,通过对公正无私的官员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朝廷中贤能者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首句“公道当朝绝比伦”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品德,他在朝廷中公正不阿,无人能及。第二句“因凭暖笔变孤根”暗示其凭借公正之言,使原本孤立的人或事物得到改变。

第三句“才冲霰雪游梁苑”,以寒冬中的梅花比喻其才华横溢,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绽放光彩,游历于朝廷(梁苑)之中。第四句“便逐风雷化禹门”进一步赞美其如风雨般变革的力量,能像大禹治水那样解决重大问题。

第五、六句“南郡已甘抛绛帐,东州何幸佐朱幡”描述主人公放弃舒适的教书生活,转而投身政事,为国家效力,有幸辅佐重要人物。最后一句“心怀象魏身江海,两地悠悠欲断魂”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的深深敬仰,以及自己因无法亲身参与而产生的遗憾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和对公正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知己的钦佩与向往。

作者介绍

祖无择
朝代:宋   字:择之   籍贯:蔡州上蔡   生辰:1011—1084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猜你喜欢

次王勉夫见招·其一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

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

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

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0)

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昔见相公登瀛洲,今见公子为校雠。

鲲鹏变化三十载,我生安得不白头。

君前拜恩父前庆,暂向南都秉顺流。

南都留守颇为喜,将吏入贺靴声遒。

酒舁银瓮羊脔炙,上下和煦移凉秋。

归来却上柳堤路,西风健马控花虬。

(0)

秋夜同永叔看月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鉴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雁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雁声一何哀。

(0)

钓蟹

老蟹饱经霜,紫螯青石壳。

肥大窟深渊,曷虞遭食沫。

香饵与长丝,下沉宁自觉。

未免利者求,潜潭不为邈。

(0)

卜算子.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0)

寒食辇下

海棠时节又清明,尘敛烟收雨乍晴。

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綵毬时向梭门过,绣毂遥随辇路行。

日暮人人醉归去,熙熙春物见升平。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