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死于名,蹠蹻死于利。
一笑古来人,多为名利系。
古人已矣醉埃尘,不如饮酒全吾真。
酒酣梦入醉乡去,忽复捞月沧江滨。
觉来不问此何日,一声长啸通天津。
夷齐死于名,蹠蹻死于利。
一笑古来人,多为名利系。
古人已矣醉埃尘,不如饮酒全吾真。
酒酣梦入醉乡去,忽复捞月沧江滨。
觉来不问此何日,一声长啸通天津。
这首清代诗人于芳洲的《醉歌》以夷齐和蹻蹻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开篇,暗示了他们因执着于名与利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人追求名誉利禄行为的批判,认为这些被束缚在名利网中的行为是虚幻且不值得效仿的。
接着,诗人转向饮酒,主张通过饮酒来回归真实的自我,忘却尘世的纷扰。他沉醉后进入梦境,甚至在梦中试图捞取月影于沧江之滨,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从梦境中醒来,不问今夕是何年,只发出一声长啸,声音直通天津,展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束缚的挣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日常饮酒之事,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