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眼劫尘,摇魂祅火,曰归归向何许?
百年身纵在,几海桑仿古。
兰成恨羁懒赋,漫情伤、海陵江浦。
急鼓孤城,哀笳荒戍,惟有此声苦。啼空满,巴山路。
总凄凉不在,温梦庭户。几枝寒月外,怨碧飘春去。
家山破后休凄念,算尘隙、同为驹旅。
愁更省,津桥暗、惊心倦侣。
扑眼劫尘,摇魂祅火,曰归归向何许?
百年身纵在,几海桑仿古。
兰成恨羁懒赋,漫情伤、海陵江浦。
急鼓孤城,哀笳荒戍,惟有此声苦。啼空满,巴山路。
总凄凉不在,温梦庭户。几枝寒月外,怨碧飘春去。
家山破后休凄念,算尘隙、同为驹旅。
愁更省,津桥暗、惊心倦侣。
这首词以杜鹃啼鸣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如“扑眼劫尘”、“摇魂祅火”、“百年身纵在,几海桑仿古”,描绘出一种沧桑与无奈并存的意境。杜鹃的啼鸣被赋予了深沉的情感色彩,“急鼓孤城,哀笳荒戍,惟有此声苦”,不仅表现了杜鹃啼鸣的凄厉,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啼空满,巴山路。总凄凉不在,温梦庭户”,通过杜鹃的啼叫,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空旷而凄凉的氛围之中,同时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着,“几枝寒月外,怨碧飘春去”,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哀愁,杜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家山破后休凄念,算尘隙、同为驹旅”,词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意识到人生短暂,应珍惜眼前。最后,“愁更省,津桥暗、惊心倦侣”,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归宿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杜鹃啼鸣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时间、空间、生命与故乡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泻。
野阔风高香雾满,采菊无人同把。
堪笑渊明,蓬头曳杖,吟赏东篱下。
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
争似太守才贤,慈祥恺悌,赋政多闲暇。
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
只恐相将,吹花春宴,不许斯民借。
花嘲便坐,尚怀方外司马。
樽酒沙头绿涨波,事欢其柰别愁何。
去程想憩兰亭竹,到日须看霅浦荷。
年少莫嫌官职小,名高却怕荐书多。
腊前拟作孤山梦,还许扁舟载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