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鸿与解台州》
《送张鸿与解台州》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三年出守赤城阴,归去宁论旧赐金。

沧海秋风渔艇小,罗浮春雨酒杯深。

吴钩还傍词人色,荆玉谁明逐客心。

露冕天台曾一赋,夜来千尺白龙吟。

(0)
鉴赏

此诗为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送张鸿与解台州》。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寓情于景,情感真挚。

首联“三年出守赤城阴,归去宁论旧赐金”,以“三年出守”点明友人离任的背景,用“赤城阴”渲染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离任后的孤独与寂寞。后句“归去宁论旧赐金”则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祝福,不提旧赐之金,更显深情厚谊。

颔联“沧海秋风渔艇小,罗浮春雨酒杯深”,运用对比手法,以“秋风”与“春雨”、“渔艇小”与“酒杯深”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也寓意着人生的起落与变化。秋风中的渔艇小舟,象征着友人离别时的孤单与渺小;而春雨中的深酒杯,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颈联“吴钩还傍词人色,荆玉谁明逐客心”,借用了“吴钩”和“荆玉”的典故,前者比喻友人的才华,后者则暗示友人被贬谪的遭遇。通过“还傍”和“谁明”这两个词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尾联“露冕天台曾一赋,夜来千尺白龙吟”,以“露冕天台”这一典故,回忆了友人在天台山赋诗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赞赏。而“夜来千尺白龙吟”则是对友人离别后,内心情感如白龙般激荡的想象,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才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哭黎惟敬秘书四首·其四

邂逅为玄日,踟蹰射策年。

飞觥桃叶下,授简竹林前。

调已中华绝,名应大海传。

乱山铜柱外,若个是新阡。

(0)

徐方伯子与将之江右过访有赠二首·其二

弭节过严濑,褰帷问楚皋。

北风千骑发,南斗片鸿高。

抚字声先著,登临思独豪。

万年滕阁赋,行矣待抽毫。

(0)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四

渺邈违芝宇,风流忆草堂。

蓝田聊卜筑,绿野暂浮觞。

日避长庚色,天回大酉藏。

十年翘首地,葭菼倍苍苍。

(0)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二

逸驾开元上,雄风正始邻。

云霄谁北斗,天地此阳春。

作赋三都客,传诗四海人。

未应双剑老,雷电起延津。

(0)

汪生惟德工奕而温然长者行持卷乞言为赋

汪生歙都彦,家世本阀阅。

总角游巴邛,邂逅四仙列。

龙肝窃馀剩,随风堕天末。

携书客武林,精心究图牒。

休仁迨仲甫,遗谱恣翻阅。

藏机玉局中,妙思鬼神协。

一廛据湖山,所当帜必拔。

九枰欲较王,半道祇输滑。

纱帽挈隐囊,翘然布衣侠。

高车长者聚,短巷俗流绝。

半轩风雨声,广武战初合。

奇谋骋六出,庙算穷七伐。

斜照委绿苔,残星蔽黄叶。

逡巡斧柯烂,惨淡烛花灭。

谁云奕小道,先生早䟤跋。

岁月赢二毛,悠悠茂弘业。

当今号国手,方吕蔡颃颉。

一匡方擅齐,偏霸汪表越。

吕蔡季孟间,吾评匪僭躐。

黄王及朱范,少俊互腾踏。

猗哉盛一时,挽近谅难越。

就中孰恂恂,生也最驯洽。

澄清叔度侣,谨畏伯高埒。

争先戒贪竞,殿后泯骄伐。

遇我吴峰巅,屡结丈人袜。

愿言丏只字,千秋耀眉睫。

年来谢笔研,推敲废颊舌。

参差宿习萌,把袂若中热。

为汝聊嗫嚅,毫端纵涂抹。

久矣忘成亏,谁云较优劣。

枯棋三百六,廿载闭空箧。

冉冉负局翁,骑云去阊阖。

(0)

入新都访汪司马伯玉八首·其八

往事去莫追,来欢倘可续。

金石诚匪坚,富贵焉所欲。

平原十日饮,岁月苦不足。

旨酒罗高堂,新声动丝肉。

令名敝天壤,何事伤局促。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