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乘赞十首·其八》
《大乘赞十首·其八》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六言诗

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

广寻诸义纷纭,自救己身不了。

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好。

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沈沦生老。

浊爱缠心不舍,清净智心自恼。

真如法界丛林,返作荆棘荒草。

但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

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好。

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

一朝觉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

(0)
鉴赏

这首诗《大乘赞十首(其八)》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人追求真理与解脱的复杂心理。

诗中首先描绘了“世间几许痴人”,他们既想追求道义,又陷入对各种道理的盲目追寻,试图通过外在的知识来解决内心的困扰,却最终发现自己无法真正理解或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反映了人类在寻求精神解脱时的普遍困惑和自我束缚。

接着,诗人指出一些人过于依赖文字和理论,自以为掌握了至理妙道,实际上却陷入了更深的迷惘之中。他们徒劳无功地度过一生,最终只能面对永恒的生老病死,被世俗的欲望和烦恼所困。

“浊爱缠心不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被贪嗔痴等烦恼所束缚,难以摆脱世俗的诱惑。而“清净智心自恼”则揭示了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真正的解脱之道,即“真如法界丛林”,这象征着超越世俗、直达本心的精神世界。然而,许多人却误入歧途,将本应是解脱的智慧之树误认为荆棘丛生的荒野。

最后,“但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这一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的误区——过分执着于表面的形式或知识,而忽视了内在的真谛。真正的智慧如同遗落的珍宝,却被人们视为平凡的黄叶。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求超越表象、直达内心深处的真理之路。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新河口雨泊二首·其一

一水真衣带,金行报几签。

回飙何震荡,飞沫更廉纤。

啮岸潮声壮,胶舟风势严。

丛祠堪蔽雨,分旅向山尖。

(0)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六

飞椎十载误逋臣,喋血凭谁破女真!

霸就鸱夷原去越,兵联牛女正当闽。

投鞭不觉江流隘,传檄兼闻铙吹新。

正为君恩留一剑,莫教龙气渡延津!

(0)

老来娇·其一

千红万紫斗繁华,独立西风对暮霞。

羡汝经霜颜色好,一枝一叶胜如花。

(0)

咏斋中梅柳

小斋梅柳斗韶光,各自争春各擅长。

柳竟让梅花掩映,梅犹输柳叶青苍。

有花无叶徒誇艳,有叶无花自逞狂。

好是人工能补缀,移将花叶两相当。

(0)

雨中坐楼上书所见

浊酒不得意,新诗空自酬。

冥冥翳白日,郁郁坐穷愁。

飞鸟冲风堕,归云被雨留。

小舟还数点,寂寞在荒洲。

(0)

甘泉山诗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

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

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

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