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半衔西岭上,暮烟初起石桥头。
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
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
落日半衔西岭上,暮烟初起石桥头。
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
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暮烟轻起的宁静景象,通过“落日”、“暮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以“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松溪潺潺流淌的自然风光,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黄土痕迹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更迭,而“河山顿改碧榆秋”则描绘了秋天到来时,山川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碧绿的榆树点缀其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芍药风栏侧,梧桐露井傍。
娇婴争晚戏,少妇斗春妆。
共诧珠生蚌,还怜玉产冈。
半披文锦褓,斜佩紫罗囊。
额发葳蕤短,胸胞细腻光。
庭前王氏子,陌上卫家郎。
弱草身眠软,芳英手弄香。
随人贪作剧,避伴学迷藏。
莫扑花蝴蝶,宜为蜡凤凰。
涂添云母粉,浴试水沉汤。
麟送徐卿宅,兰生谢傅堂。
爱均看总好,年并比谁长。
骥种虽难匹,鹓雏已作行。
欣君得此画,真是梦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