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此身无著处,而今识得真源。
一条大道直如弦。云开天广阔,风定海平安。
谁道人生难再少,此言我爱苏仙。
清时万景共鲜妍。生香花不断,乐意鸟相关。
长恨此身无著处,而今识得真源。
一条大道直如弦。云开天广阔,风定海平安。
谁道人生难再少,此言我爱苏仙。
清时万景共鲜妍。生香花不断,乐意鸟相关。
这首诗《临江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通过“长恨此身无著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困惑。接下来,“而今识得真源”,则揭示了诗人经过一番探索后,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真实追求和源头。
“一条大道直如弦”,形象地描绘了一条笔直的道路,象征着诗人追求真理和理想的道路。紧接着,“云开天广阔,风定海平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开阔与宁静,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和平静。
“谁道人生难再少”,这句诗借用了苏轼的名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态度。“此言我爱苏仙”,表明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以及从其作品中获得的精神慰藉。
最后,“清时万景共鲜妍。生香花不断,乐意鸟相关。”描绘了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鲜花盛开,香气四溢,鸟儿欢鸣,充满了生机与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蒹葭露白蓼花红,市散溪桥立晚风。
蝙蝠堕檐疑病鸟,蜘蛛补网待秋虫。
古人骸骨千年至,造化炉锤万物铜。
佛笈仙经披览遍,两閒何地著虚空。
桑下分甘遍子孙,老翁性不耐愁烦。
高撑瘦骨巡檐鹤,牢锁秋心入笠豚。
箧笥之中纨扇弃,君亲而外布衣尊。
遥知边塞风尘静,天马西来贡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