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一重午次丁广文韵》
《念奴娇·其一重午次丁广文韵》全文
宋 / 张矩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0)
注释
包黍:包粽子。
缅怀:怀念、追思。
些魂:指屈原的灵魂。
菖蒲:一种香草。
闺门:女子的居所。
凄切:悲凉、哀伤。
愁袂:忧愁的衣袖,比喻愁绪。
翻译
楚湘之地的古老习俗,怀念古人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纪念忠诚的节操。
谁能挽起汨罗江上千丈冰雪,洗涤那些被分离的灵魂。
这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他们用红丝缠在手臂上,每年讲述着这个美丽的传说。
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人们挥舞旗帜、击鼓呐喊,竞争激烈。
又有谁会记得,词人怀念菖蒲桃柳装饰的闺房,那往昔的欢乐时光。
品尝五音,陶醉于古雅的兴致,怎比得过当年的欢愉。
在园林中,我们煮青杏对酌,借以排解心中的哀伤。
南风应当能理解,它会吹散你的愁绪,让心情舒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矩所作的《念奴娇》,其中融合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忠诚节义的赞颂。诗中通过“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楚国与湘水流域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历史上忠臣孝子形象的缅怀。

接下来的“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通过提起古人在严寒中挽雪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哀愁。

随后的“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表现了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以及这些习俗被后人传颂的喜悦。这里的“儿童”和“红丝缠臂”很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民间游戏或习俗。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则描写了盛大的赛龙舟活动,通过这种热闹的场景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喜悦。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中,“词客风流”指的是诗人或文人的雅致情操,而“菖蒲桃柳”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或景物,它们与“闺门铺设”一同唤起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

最后,“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则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饮酒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各种细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张矩
朝代:宋

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猜你喜欢

都门喜晤方问亭旋送出关凭达家书三首·其三

话旧君能主,君行愧我贫。

交虽形迹外,倍觉怆离神。

陟岵天涯子,倚闾塞上亲。

一函凭远达,心逐渡辽尘。

(0)

都门喜晤方问亭旋送出关凭达家书三首·其二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梦中乡国杳,天外海云深。

岁月惊虚掷,吞声塞上吟。

(0)

风鼓边声劲,尘埋日色悬。

但看阴匝地,不见雨垂天。

割下银河水,应沾万顷田。

自惭无羽翰,惆怅意茫然。

(0)

整屧

整屧缘樵径,柴门日色低。

鸥行分水叶,燕语落檐泥。

藉草杯常把,閒吟杖每携。

古来恬淡者,多半乐岩栖。

(0)

掬月溪

一带烟光合,柴门隔岸开。

乍离尘市远,顿觉利名灰。

溪鸟不飞去,山云欲下来。

忘机终日坐,幽意自潆洄。

(0)

宿新城

百战兴亡地,千秋眺望情。

荒溪量白骨,明月吊空城。

霜冷鹰秋击,灯昏鬼夜鸣。

平生履险惯,当此亦魂惊。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