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如蓝,山如黛,草如丝。正去年、双燕来时。
衡门昼掩,日长惟有睡相宜。
午风吹破,北窗梦、檐影参差。
李花开,梅花谢,榴花放,杏花稀。枉教人、两鬓霜垂。
凭阑伫立,空将愁眼盻斜晖。
断云迢递,趁征雁、直到天涯。
水如蓝,山如黛,草如丝。正去年、双燕来时。
衡门昼掩,日长惟有睡相宜。
午风吹破,北窗梦、檐影参差。
李花开,梅花谢,榴花放,杏花稀。枉教人、两鬓霜垂。
凭阑伫立,空将愁眼盻斜晖。
断云迢递,趁征雁、直到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感伤的春日画卷。"水如蓝,山如黛,草如丝"三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碧波荡漾的水面、青翠的山峦和柔软的草地,展现出春天的清新与生机。"去年双燕来时"暗示时光流转,引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
"衡门昼掩,日长惟有睡相宜"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白天门户紧闭,漫长的日子适合慵懒地入睡。午后的微风轻轻吹过,"破"字写出梦境被打破,北窗下的檐影斑驳,增添了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花开的顺序描绘季节更迭,"李花开,梅花谢,榴花放,杏花稀",展现了春光的流转,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两鬓霜垂"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最后,诗人倚栏远眺,目光追随着渐行渐远的雁影,"断云迢递,趁征雁、直到天涯",寄托了无尽的思绪和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元末明初刘基独特的诗歌风格。
天子念西疆,咨君去不遑。
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雪下天山白,泉枯塞草黄。
伫闻河陇外,还继海沂康。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空馀蝴蝶梦,迢遰故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