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先生鲁诸儒,饮食清不溽。

空肠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华堂闹丝管,眸子涨春渌。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

声淫及《灵台》,中有麀鹿伏。

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

故应容我辈,清坐时闭目。

高亭石排衙,木杪挂飞屋。

我来无时节,客亦不待速。

似闻雪髯叟,西岭访遗躅。

朝阳入潭洞,金碧涵水玉。

泉扉夜不扃,云袂本无幅。

慈皇付宝偈,神侣得幽读。

讷庵有老人,宴坐天魔哭。

时来献璎珞,法供灯相续。

吾侪诗酒污,欲往无乃触。

斋厨费晨炊,车骑满山谷。

愿闻第一义,钵饭非所欲。

便投切云冠,予幼好奇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oshòuyùnshīyùnwèilóngjǐngzhīyóu
sòng / shì

xiānshēngzhūyǐnshíqīng

kōngchángchūxiùyínjiáowèi

huátángnàoguǎnmóuzhǎngchūn

xiānshēngzǒumiànlěngzài

guīláizhǔhàn》。

shēngyínlíngtái》,zhōngyǒuyōu鹿

gōngmíngzǒuyòngqiānrénzhú

yìngróngbèiqīngzuòshí

gāotíngshípáimiǎoguàfēi

láishíjiédài

wénxuěránsǒu西lǐng访fǎngzhú

cháoyángtándòngjīnhánshuǐ

quánfēijiōngyúnmèiběn

huángbǎoshényōu

ānyǒulǎorényànzuòtiān

shíláixiànyīngluògòngdēngxiāng

cháishījiǔwǎngnǎichù

chúfèichénchuīchēmǎnshān

yuànwénfànfēisuǒ

便biàntóuqièyúnguānyòuhǎo

翻译
先生是鲁地的儒家学者,饮食清淡不油腻。
他空腹构思佳句,咀嚼文字如五味俱全。
华丽的大厅中丝竹喧闹,他的眼神充满春天的碧绿。
先生急忙避开热闹,内心却藏着冷酷的愤怒。
回家后煮食葫芦叶,弟子们唱起《旱麓》诗篇。
歌声悠扬到《灵台》,仿佛有鹿藏在其中。
功名如兔子般易逝,何必千人追逐。
因此应容许我们这样的人,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
高亭石阶排列有序,树梢上挂着飞檐小屋。
我来访并无定规,客人也不必急于等待。
听说雪白胡须的老者,正去西岭寻访先人的足迹。
朝阳照进深潭洞穴,金碧光辉映照水面。
泉水门夜晚不关闭,云彩般的衣袖无需折叠。
慈祥的皇帝赠予佛经,神侣在此静心诵读。
讷庵有一位老者,静坐时仿佛天魔哭泣。
有时他会献上珠宝,法会的灯火连绵不断。
我们饮酒作诗,可能打扰了清净之地。
斋堂厨房忙碌,车马满山谷。
只想聆听佛法的真谛,而非追求物质享受。
于是放下世俗的冠冕,我自幼向往这种奇装异服。
注释
鲁:鲁地,指鲁国。
儒:儒家学者。
清不溽:清淡不油腻。
眸子:眼睛。
《旱麓》:古代诗篇名。
麀鹿:母鹿。
走兔:比喻易逝的事物。
清坐:静坐。
石排衙:石阶排列有序。
飞屋:悬挂在树梢的小屋。
雪髯叟:白须老者。
遗躅:先人的足迹。
金碧:金色和碧色。
宴坐:静坐冥想。
璎珞:佛教饰品。
触:触动,打扰。
切云冠:隐士或僧人的帽子。
好奇服:特别的兴趣或服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和叶少卿溽字韵》,记叙了作者与友人在龙井游玩的情景。

首句“先生鲁诸儒,饮食清不溽。”展现了对友人的尊称,并描绘出其生活简约,不染尘俗之意。接着,“空肠出秀句,吟嚼五味足。”则写出了友人在游玩时的悠然自得,其诗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充满了生活的美好滋味。

“华堂闹丝管,眸子涨春渌。”中的“华堂”指的是精致雅致的厅堂,“闹丝管”则是比喻友人的诗文如同织锦一般细腻而丰富,而“眸子”一词,则形容了友人眼中所含的智慧与深邃,宛转多姿,如同春日溪流般清澈。

紧接着,“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写出了友人在感受到世间污浊时,迅速抽身而退,保持着内心的纯洁无暇。随后,“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则是描述了回到家中,烹饪野菜,与弟子们一同吟诵古诗,以此寄寓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声淫及《灵台》,中有麀鹿伏。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则是写出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如同灵台之上,而其功业成就,如麀鹿般安静自得,不需世俗的追捧。

诗中的“故应容我辈,清坐时闭目。高亭石排衙,木杪挂飞屋。”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希望能够如友人一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我来无时节,客亦不待速。似闻雪髯叟,西岭访遗躅。”则是描绘了诗人自己对时间的态度,不受世俗约束,如同古人般自在游走。

“朝阳入潭洞,金碧涵水玉。泉扉夜不扃,云袂本无幅。”这一段,则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之美好,泉水如同清澈的珠玉,不需人为的束缚。

最后,“慈皇付宝偈,神侣得幽读。讷庵有老人,宴坐天魔哭。”则是写出了对佛教经典的尊崇,以及对老僧之人的景仰,他们如同得道高僧,在寂静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态度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净、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文学、佛学等领域知识的渴望与尊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洞仙歌三首·其三

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中有飞仙驻双影。

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

风轮忙短劫,石榻棕鞋,示病维摩未尝病。

天女散花回,空际翱翔,尘沙界、悄无人省。

众香国、逍遥现全身,画图上、星眸月眉交映。

(0)

虞美人八首·其八

钗头彩胜看初卸。又过烧灯也。前溪挑菜水粼粼。

已有春风消息上罗裙。而今游冶心都歇。

掩户真愁绝。只拚独饮醉如泥。

休问明朝花信到辛夷。

(0)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二

吴田百亩岁常荒,家计萧然只草堂。

却有春眠浓似酒,不将朝市博江乡。

(0)

徐州清明

新烟一抹起茆茨,翠柳千门映酒旗。

此日断魂当客路,谁家溅泪有花枝。

等閒行役轻坟墓,忽漫逢春感岁时。

日暮满帆风猎猎,萧然双鬓不禁吹。

(0)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其二

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

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

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

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

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

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

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

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

(0)

五月十三夜与子重履约履仁石湖行春桥看月

夕光沉山苍霭横,行春桥东江月生。

长风吹波天镜阔,白沙渺渺菰蒲声。

微澜压玉摇空明,扁舟忽动江湖情。

罾头鱼虾夜可买,得酒试与诸君倾。

山空夜久人竟醉,高歌互荅渔舟惊。

渔舟天上来,棹入沧溟去。

似闻渔歌缥缈不断出烟萝,水远天长不知处。

一发青山落镜中,万里横河碧空曙。

人生行乐不易得,赏心况有樽前客。

江山如画酒如渑,相看不饮空头白。

不见桥东千尺台,吴王曾此夜衔杯。

欢燕不堪芳漏促,西施舞罢越兵来。

越兵已成功,越王安在哉。

䲭夷竟去不复回,吴宫越垒空复生苍苔。

千古兴亡总湮灭,只有湖山未消歇。

吴王去来今几时,几人能醉湖中月。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