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
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
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
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
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
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
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
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
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
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
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
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
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
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
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
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寒冷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阴冷,风雪呼啸,枯树摇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虽然分别不久,但时间似乎过得飞快,岁月匆匆。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雪花轻飘,乌鸦聚集在空旷的庭院中,显得格外凄惨。接下来的“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则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城市和乡村,描绘了一幅萧瑟的冬夜图景。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继续展现冬日的寒冷与荒凉,白天变得短暂,寒云笼罩着郊野,更添几分悲凉。而“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想象着在松窗之下阅读古书的情景。接下来的“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则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渴望,希望从中汲取营养。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指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人们往往失去了初心。而“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则是诗人自省,承认自己也未能免俗,与他人一同追求功名。
最后,“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即使心怀远大抱负,最终仍被贫困所驱使。“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与诗人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他们渴望的仅仅是一餐温饱。“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则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小鸟,无法与雄鹰并肩飞翔,象征着个人能力与社会地位的局限。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共同攀登人生的高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瑶天霜白彩云歇,东风吹出海门月。
紫微仙人醉相逢,摘来挂在黄金阙。
千顷璃璃散万家,直从燕赵望吴越。
伯榆浸湿云孙衣,苍梧泣泠湘君发。
玉兔高啼惊夜乌,青桂低垂碍春蕨。
何当捉尔泛溟渤,夜夜老龙哭深窟。
雉子斑斑,方游水湍。朝游水北,暮游水南。
五色其羽,文何翩翩。嗟彼王孙,来游江干。
须臾盻之,忽焉见残。
雉子向言,有鸟在天,尔胡我残。
有鸿在沼,尔胡我殃。嗟雉子,尔无言。
尔惧我残,尔惧我殃,谁令尔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