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海,冥冥湿天际。
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
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
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
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
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
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
登高望远海,冥冥湿天际。
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
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
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
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
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
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海壮观图。"冥冥湿天际",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视野与深邃莫测的自然景象。"百川趋东南,奔腾卷厚地"则以动态描写了河流汇聚、奔涌向前的壮丽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之势和生命力。
"自从开辟来,溶渟不可计。浩浩无增亏,周流在一气"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洪荒变化的观感,以及水流不息、循环不止的哲理思考。这里的“浩浩”形容水势之大,也反映出诗人的心胸与情怀。
"怒风驾高浪,雪山寒赑屃。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则是通过对极端自然现象的描写,如暴风骤雨、冰雪覆盖的山峰以及雷电交加,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感受和敬畏。
最后两句"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会当见清浅,乘月弄兰枻。去问蟠桃花,结根几千岁"则是一种超脱现实,追求仙境的表达。诗人似乎在幻想中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峰,以及仙境里的美好生活和长生不老的秘密。
整首诗通过对山海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襟与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万马一隙争匆匆,回头祇是人心同。
百圣妙旨本无语,的的末在诗句工。
我生剩愧晚知学,可把芜词污新作。
玄冬深夜君试听,万窍号风皆木铎。
丹叶萧萧秋肃肃,有人来献渊明菊。
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
金钿圆簇玉葳蕤,恍然彭泽归来时。
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
老夫家住深山里,彭泽知它在何许。
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
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
与客绕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