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其二》
《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向湖南去,衡湘剩□□。

泪凝斑竹恨,骨冷葬鱼悲。

学□循常式,师生整旧规。

□轩何故道,无所为而为。

(0)
注释
向:朝着。
湖南:指湖南省。
衡湘:衡山和湘江。
剩:剩下。
斑竹:一种有斑点的竹子,象征哀愁。
恨:哀怨,痛苦。
骨冷:形容心情凄凉。
葬鱼:暗指死亡或离别。
学:学习。
循:遵循。
常式:常规方式。
整:整顿。
旧规:旧有的规则。
轩:古代的一种有帷幕的车子。
何故:为何,什么原因。
道:提及,说到。
无所为而为:看似无目的的行为。
翻译
向着湖南的方向前行,衡山湘江只剩下
泪水凝聚在斑竹上,心中充满哀痛,冰冷的骨头仿佛能感受到葬鱼的悲伤。
学习遵循常规的方式,师生们重新整顿旧有的规则。
为何要提及轩车之事,似乎并无目的,只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句。"向湖南去,衡湘剩余几多风景",表现了送别时的心情和对旅途的想象。"泪凝斑竹恨,骨冷葬鱼悲"则形象地描述了离别的情感之深沉,如同竹叶上的露水般清冷而又哀伤。

"学问循常式,师生整旧规"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教育的传统和稳定,不带个人情感色彩,但在此处可能寓意着一种对即将远行朋友的期望或祝愿。

最后,"轩轩何故道,无所为而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送别过程中重复的礼节和言辞感到迷茫和无奈,似乎这些都无法真正表达内心的情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履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传统教育的点滴,以及对送别过程中形式主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赠潜江田侯赴夔州别驾六首·其三

田君才识下僚淹,龌龊从教俗吏嫌。

都来民瘼谁胜任,尽付君家一力担。

(0)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其五

凤翥鸾翔挥彩毫,天才千古仰诗豪。

湖湘此日抄传遍,怪得新来纸价高。

(0)

林山驿小坐口号三首初咏误谓临水故复足之·其一

地名临水原无水,只有风尘扑马鞍。

却忆草堂三泖上,日临苔石弄潺湲。

(0)

托友置别墅二首·其一

为藉仁贤擅一区,都将幽兴乐耕鱼。

不妨更筑深深屋,老去虞卿欲著书。

(0)

招友人赏莲二首·其一

小圃来稀怯病身,芙渠空浸一池云。

今朝忽动看花兴,洗?池边只待君。

(0)

送竹本与杨季玉二首·其一

廿年前与此君盟,春雨龙孙逐队生。

我已从来饱风味,为君邀致草玄亭。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