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无尽愁绪和记忆,情感深沉而丰富。开篇"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两句,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如影随形,不易摆脱,这种情感积淀已久,成为诗人心头的一块重负。
接着"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用鲜明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夜以继日的忧愁之深,如同内心燃烧着的烈火,而外表却是早晨凛冽的霜寒。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煎熬,也暗示了一种压抑与孤独。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则转向梦境,表明这种愁绪甚至渗透到了梦中,但却不是那些享乐者所能理解或感同身受的,而是特属于漂泊异乡之人的苦楚。这两句以独特的视角,深化了愁绪主题。
最后"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则是一种超脱现实寻找慰藉的表现。诗人通过询问行者,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避风港或心灵的栖息之地,尽管这可能只是暂时的逃避,但也显示了诗人渴望解脱和安宁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丰富,是一首描写愁绪与自我超脱的小品。
吴兴之山弁山好,碧嶂丹崖净如扫。
云开影落水晶宫,妙处不传休草草。
玉堂学士文敏孙,笔意惨淡深讨论。
大峰扬旗出天阙,小峰倒翅如鹏抟。
清溪过雨泉声壮,茅屋疏林更萧爽。
他年此地巢云松,一笑人间脱尘鞅。
冠袍裹身厌拘束,惜春只觉光阴蹙。
雪融波面绿痕添,风著花枝乱红簌。
杜陵才子本茅屋,十年省署叨粟肉。
捡芝番香白昼晴,时寻胜友相追逐。
毛君古丈夫,内翰五车读。
元子真英豪,文华过潘陆。
德生味道腴,闭门乐幽独。
漫郎潦倒双鬓秃,志在酒船三百斛。
相逢一笑宇宙间,羽觞未尽还再复。
醉中更约二仙人,共访赤松参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