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一》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0)
翻译
王室如今衰败如同焚烧,依然听说丧失了我们的军队。
古代的荣光还能否重现?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已成定局。
山岳之灵在月光下哭泣,松林中的祠堂被雪灾摧毁。
只有用五彩斑斓的文字,才能竖立起崇高的纪念碑。
注释
燬:焚烧、衰败。
丧我师:丧失军队。
古容图:古代的荣光。
内院去: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岳鬼:山岳之灵。
松龛:松林中的祠堂。
文五色:五彩斑斓的文字。
高碑:崇高的纪念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贯休)所作,名为《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佛教界中某位高僧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怀念。

“王室今如燬”一句,以比喻手法表达了朝廷的衰败与动荡,"仍闻丧我师"则直接点出诗人所哀悼的是一位尊师。这里的"丧"字,意味着失去和哀伤。

接下来的"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两句,是诗人对亡师精神遗产的一种追问与肯定。"古容图"可能指代某种佛学典籍或法统的象征,而"内院去无疑"则表明这份精神将会被继承和传播下去,毫无疑问。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两句,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种悲凉与凄清的情境。"岳鬼"指代山中的神灵,而"月中哭"则是一种超自然的哀伤表达;"松龛"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墓葬的地方,"雪次隳"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情景。

最后两句"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功绩的赞颂和纪念。"直须文五色"可能指代以各种颜色的丝带或布料装饰,而"始可立高碑"则意味着只有当这些装饰完成,才足以建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此来彰显亡师的伟大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佛教元素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深沉哀思,以及对其精神遗产传承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0)

九日巴丘登高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0)

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0)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0)

赐宫人庆奴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0)

小桃园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

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

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

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