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贯休)所作,名为《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佛教界中某位高僧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怀念。
“王室今如燬”一句,以比喻手法表达了朝廷的衰败与动荡,"仍闻丧我师"则直接点出诗人所哀悼的是一位尊师。这里的"丧"字,意味着失去和哀伤。
接下来的"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两句,是诗人对亡师精神遗产的一种追问与肯定。"古容图"可能指代某种佛学典籍或法统的象征,而"内院去无疑"则表明这份精神将会被继承和传播下去,毫无疑问。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两句,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种悲凉与凄清的情境。"岳鬼"指代山中的神灵,而"月中哭"则是一种超自然的哀伤表达;"松龛"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墓葬的地方,"雪次隳"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情景。
最后两句"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功绩的赞颂和纪念。"直须文五色"可能指代以各种颜色的丝带或布料装饰,而"始可立高碑"则意味着只有当这些装饰完成,才足以建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此来彰显亡师的伟大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佛教元素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师深沉哀思,以及对其精神遗产传承的坚定信念。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