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此夜放花灯,朝野熙熙乐太平。
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
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
自古华阳多胜槩,烟霞泉石足怡颜。
九重此夜放花灯,朝野熙熙乐太平。
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
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
自古华阳多胜槩,烟霞泉石足怡颜。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放灯的盛况,以及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感慨与赞美。首句“九重此夜放花灯”以“九重”象征皇宫的高大与威严,通过“放花灯”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接下来,“朝野熙熙乐太平”一句直接点明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国家的安定局面。
“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云彩与山峰、春天与苔径、落花相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仙人炼丹、与猿鹤为伴,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最后,“自古华阳多胜槩,烟霞泉石足怡颜”总结了华阳(这里可能指代仙境或理想之地)的美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又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采采荼蘼花,花露红以滋。
为姜作面色,光艳使情怡。
之南市石黛,之北市燕支。
芳香用未毕,蕙草忽先萎。
幽镜生红埃,罗帏交网丝。
笑貌若流光,一绝不可追。
莓苔馀履迹,彷佛行迟迟。
我有第五妹,与姜日娱嬉。
梳姜堕马髻,服姜月华衣。
四妹嫁远方,尚未觏容姿。
今晨两恸绝,闺阁将谁师。
阿母年七旬,哭汝声摧裂。
当食不能餐,喉间日哽咽。
念尔万里身,艰难历胡越。
暑雨及祁寒,驰驱不暂辍。
关中积高府,风气多惨冽。
我性不能寒,疏理畏风雪。
鹧鸪向日飞,桂华以冬发。
自返南州来,中怀少郁结。
汝亦乐土风,所愁独炎热。
海氛多毒淫,腹痛成夭折。
仓皇医未来,瞥已电光灭。
自我班师还,永日游山水。
城隅得风洞,爱玩心难已。
攒石多巉岩,方圆乱相峙。
峰高易倾侧,崖落势不止。
绝壁窥天窗,光从潭底起。
盘旋上松门,狼藉踏花蕊。
萝林外冥郁,石乳中奇诡。
玉床既膏滑,丹灶无泥滓。
惊濑不因风,水石自相使。
飞溜吐复吞,空响震心耳。
坐久机虑忘,一息归无始。
终日介马驰,佳憩乃得此。
无人共胜赏,窃忆秦夫子。
解组初投閒,老易重为理。
用亢得无悔,知足自多祉。
褰溯任所适,渊默人难指。
留侯岂仙人,导引诚有以。
蝉蜕帝王中,功名同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