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五子山无用禅师》
《访五子山无用禅师》全文
明 / 黄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石林高几许,金刹隐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飙静夜钟。

竹窗回翠壁,危磴俯长松。

坐听无生语,何时杖锡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人禅师的山中之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首句“石林高几许”,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对山的高度和神秘感的探索,暗示着旅程的不凡。接着“金刹隐中峰”描绘了寺庙在山中的隐蔽位置,金碧辉煌的佛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对比,增添了庄严与神秘的氛围。

“白日空山梵”一句,通过“空山”与“梵”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之外,有一片心灵的净土。而“清飙静夜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主题,夜晚的钟声在清风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竹窗回翠壁,危磴俯长松”两句,通过竹窗、翠壁、危磴、长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超然。竹窗映照着翠绿的山壁,危急的石阶下是挺拔的松树,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壮丽又深邃的画面。

最后,“坐听无生语,何时杖锡从”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与禅师共话人生、探讨宇宙真理的渴望。通过“无生语”这一概念,诗人触及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一切皆无常,强调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锦
朝代:明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

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

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

只馀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

(0)

杨仲远挽诗

属我铭先竁,元符事益光。

十年黄壤梦,再世短松岗。

楼外焄蒿集,阁前名节香。

吴钩无处挂,刍束寄诸郎。

(0)

李郎中挽诗·其二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兄。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0)

李制置生日·其二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

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

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

人愿武公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0)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二

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

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

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

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0)

计处士挽诗

我之外王父,早岁识殷州。

落落双蓬鬓,萧萧一衲裘。

天时四不出,人事百无忧。

事业虽亡试,全归閟一丘。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