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人二首·其二》
《山中人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吴莱   形式: 古风

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

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

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

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

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

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

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

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们淳朴、自在的生活状态。

首句“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经过十数里路程后,霜露覆盖、田野荒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接着,“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两句,通过蓑衣、斗笠和桔槔(灌溉工具)的摆放位置,暗示了农事活动的结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

“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描绘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大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充满欢声笑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接下来,“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一句,通过一个简单的老瓦盆,展现了人们在简陋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享受生活的态度。

然而,“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两句,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珍惜简单生活乐趣的人的讽刺。这里将饮酒比作“鲸吸川”,形象地说明了那些人追求奢华、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与山中人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一句,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山中人与外界的差异,他们如同善于游泳的人,在生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而旁观者则在岸上,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快乐与自由。

“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表达了山中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即使是在简陋的生活中,他们的心灵也早已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则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山中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作者介绍

吴莱
朝代:元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猜你喜欢

题扇石为王霁宇司马

静安以贞,轩翱而骋。巫高见飞,李广疑寝。

其矫如虬,将萦似蚓。备德矜能,肤清骨挺。

我将拜之,请君勿哂。

(0)

章台月.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

露槃花水。蛛丝一缕秋魂细。香囊暗度凌波地。

吹粉仙梯,随步乱红起。

清宵记曲西池醉,天衣香冷和云睡,月中小字明珠坠。

笙鹤相期,重解绮兰佩。

(0)

木兰花慢

乱山残雨夜,空送泪、下西楼。

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知不。

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南游。湖海盟鸥。

花影外、梦相酬。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

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

(0)

读史述·其二十六刘裕

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青衣双?药,一呼忽失之。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

(0)

醉示元美

拂衣不免违俗,纵酒还堪达生。

偶尔故人握手,看他竖子成名。

(0)

促殿卿之官·其一

春色平台散客愁,淮南桂树小山秋。

身为一郡风尘吏,借问何如此薄游。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