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又发旧年枝,多事相寻酒与诗。
草木欲蕃先喜色,冰霜虽老独贞姿。
君歌已到能言地,我赏偏于半醉时。
谁道忘忧但萱草,北堂移此亦应宜。
红梅又发旧年枝,多事相寻酒与诗。
草木欲蕃先喜色,冰霜虽老独贞姿。
君歌已到能言地,我赏偏于半醉时。
谁道忘忧但萱草,北堂移此亦应宜。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答南沙用前韵》。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梅在旧枝上绽放的情景,借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诗中“红梅又发旧年枝”一句,不仅点明了梅花再次盛开的季节更迭之美,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着,“多事相寻酒与诗”一句,诗人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通过饮酒赋诗的方式表达出来,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丰富,也体现了文人雅士借物抒怀的传统。接下来的“草木欲蕃先喜色,冰霜虽老独贞姿”,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草木的繁茂与梅花的坚韧不屈,表达了对生命力量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君歌已到能言地,我赏偏于半醉时”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友人歌声的美妙,另一方面则强调了诗人自己在微醺状态下的独特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或许更加贴近自然,更加纯粹而深刻。
最后,“谁道忘忧但萱草,北堂移此亦应宜”两句,诗人以萱草(忘忧草)为喻,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赏,并暗示梅花同样具有抚慰人心、让人忘却忧愁的力量。同时,诗人还设想将梅花移植至家中北堂,以此来进一步强调梅花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价值和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西瞻香炉气,北望钟山英。
宁如坐岩曲,飞玉光栏楹。
异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
梅花立其旁,姑射凌寒清。
仙帔月耿耿,神佩风琤琤。
窗户六月冷,草木三冬荣。
锦水怀少陵,银河照长庚。
所嗜固不同,聊复娱吾生。
鲟黄不减鲸与鳣,逆风鼓鬣喷腥涎。
渔人不顾浪如山,谈笑坐致扁舟前。
一钩香饵不得去,何用大网相萦缠。
挥刀纷纭脔肉骨,巨口噞喁诚可怜。
珍鲊万瓮不论钱,头颅万里赪行肩。
星郎日参玉版禅,颇厌蔬食供盘筵。
尚书亲作孟宗寄,坐觉匕箸生春妍。
却笑多事张茂先,光怪异说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