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遣怀效吴音兼寄方孟旋·其二》
《舟中遣怀效吴音兼寄方孟旋·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水逝花飘稔有情,凌波睇望澹盈盈。

却怜弱荇牵风转,不厌垂杨拂棹轻。

山学鸦黄当镜立,江分鸭绿入杯平。

更谁消受湖中景,十里芳莼一勺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水上所见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花、风、杨柳、山、江等元素交织出的和谐画面。

首联“水逝花飘稔有情,凌波睇望澹盈盈”,开篇即以“水逝花飘”描绘出一幅动态的画面,水波轻轻流淌,花瓣随波逐流,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的温柔情感。“凌波睇望”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视角,仿佛站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眺望远方,心境宁静而悠远。“澹盈盈”三字,则是诗人对这种宁静心境的直接表达,用以形容水面上的波光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却怜弱荇牵风转,不厌垂杨拂棹轻”,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弱荇(水生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与风共舞;垂杨则轻柔地拂过船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这两句通过植物与风、船桨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动态美。

颈联“山学鸦黄当镜立,江分鸭绿入杯平”,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江面。山色如鸦黄般明亮,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面镜子,立于天地之间;江水则呈现出鸭绿般的深邃与平和,与杯中的酒水相映成趣。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与色彩对比,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与宁静。

尾联“更谁消受湖中景,十里芳莼一勺羹”,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湖中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十里芳莼(香莼)与一勺羹的对比,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蕴含了对生活简单而美好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水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

电毂风轮夹道驰。巍巍杰构与天齐。

长安丽日正春时。

一笑相逢哗白发,千言在口说红旗。

信知此会古来稀。

(0)

绛都春

窗阴短线。正无限暮寒,天涯人远。

燕子未归,空浥巢泥留吴苑。邻箫如和歌声怨。

记南陌、莺飞花乱。送君行后,荒苔废圃,冷烟闲院。

重见。娇波鬒发,称纤瘦、被体舞衣霞茜。

断梦易醒,别泪轻弹芳悰换。何时真对芙蓉面。

诉前事、萍蓬飘转。袖炉熏透梅花,寸心自暖。

(0)

浣溪沙.再和蔬畦

啼鸟催人换裌衣。绿荫将雨护新堤。

问君何事唱前溪。

乐奏钧天原是梦,恨填沧海更无期。

眼中风物尽堪思。

(0)

柳含烟·其四

玉门柳,两行齐。阅尽车轮马迹,冷风萧瑟晚鸦栖。

尽情啼。驿路俄教通绝域。春色江南无别。

往来闲杀霍嫖姚。挂征袍。

(0)

思远人

鸿翼辛勤,将数语、传与异乡客。

念椰瓢共饮,离支分寄,终是未归得。

布襟血泪寒犹滴。四望阵云墨。

便好梦熟时,元方烽盛,何由见颜色。

(0)

菩萨蛮·其三

象床簟展湘纹竹。酥胸微露痕如玉。帘幕下银钩。

语低娇欲流。隋宫千万户。独许论情素。

转眼觉春空。高楼明月中。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