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
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于霜。
途长屡觉人音换,食俭全凭骨力强。
笑煞当年苏季子,《阴符》一卷速秦亡。
山云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
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于霜。
途长屡觉人音换,食俭全凭骨力强。
笑煞当年苏季子,《阴符》一卷速秦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野晨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峦、云雾、树木、鸡鸣、铃声、日出等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首联“山云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以远山、云雾、树影和鸡鸣、铃声交织的画面,勾勒出清晨山野的宁静与生机。颔联“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于霜”则通过比喻,将远处的山峰比作黛色的画眉,初升的太阳比作霜雪,形象地展现了山色之美和日出之景。
颈联“途长屡觉人音换,食俭全凭骨力强”转而抒发了旅途的艰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行走在漫长的路上,不断变换的人声让他感到孤独,但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使他依靠坚强的体魄坚持下去。尾联“笑煞当年苏季子,《阴符》一卷速秦亡”则以历史典故收尾,暗含着对古代智者的赞赏与对自身经历的感慨。苏季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而《阴符》是古代兵书,此处借以表达诗人虽身处逆境,却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如同苏季子般智慧超群,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清末文人的独特情怀和精神风貌。
劝君须饮文字酒,劝君耕耨心中亩。
饮非文字犹聚蚊,心田不耕棘生口。
登高佳节岂易得,况此相逢皆胜友。
谈倾坐上冰玉清,兴生笔下波涛吼。
我亦逢场聊戏剧,韵语殊非三昧手。
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
和之者寡岂阳春,高才料耻居王后。
嗟我穷愁无以遣,酒债诗篇行处有。
与兹饮会类平原,逃我诗盟几高厚。
如今并许隔年还,直须日月逢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