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今日似高唐,绵驹一变曲洋洋。
他日欲誇稽古力,定因门下有何汤。
湓城今日似高唐,绵驹一变曲洋洋。
他日欲誇稽古力,定因门下有何汤。
此诗《观江州诸生文示薛广文仲常薛久滞儒官因以为戏亦解嘲之类也》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通过诗中的“湓城”、“高唐”、“绵驹”、“曲洋洋”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文雅而略带戏谑的氛围。
首句“湓城今日似高唐”,以“湓城”指代江州,将江州比作古代神话中的高唐之地,暗示江州文风之盛,人才辈出,如同神话中的仙境一般。这里的“高唐”借用了楚辞中关于巫山神女的故事,象征着文采飞扬和才情出众。
次句“绵驹一变曲洋洋”,“绵驹”在这里可能是指江州的学子们,他们的文章如绵驹般细腻而富有变化,又如流水般悠扬,展现出文笔的流畅与丰富。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江州学子们的才华横溢,以及他们作品的美妙。
后两句“他日欲誇稽古力,定因门下有何汤”,则转而探讨了这些学子未来的可能性。他们或许将来会以深厚的学识和广博的古文功底来炫耀自己,而这背后的关键因素,是他们师从了一位如何汤般的良师。这里“何汤”可能是一个比喻,代表了一位能培养出优秀学生的老师,暗示了江州学子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导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州学子才华的赞美和对教育影响的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教育和人才培育的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知识力量的颂扬。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而深沉。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
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
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
向其间、赏心乐事,古来难是并得。
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清波、残照金碧。
露洗华桐,烟菲丝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
画堂回、玉簪琼佩,高会尽词客。
清歌久、重燃绛蜡,别就瑶席。
有翩若惊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逞朱唇、缓歌妖丽,似听流莺乱花隔。
慢舞萦回,娇鬟低亸,腰肢纤细困无力。
忍分散、彩云归后,何处更寻觅。
休辞醉,明月好花,莫漫轻掷。